甘肃精神与甘肃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pdfVIP

甘肃精神与甘肃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 2008年第5期 J.NOR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 (Philceophyand Sc ) No5.2oo8 甘肃精神与甘肃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 李盛刚 (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北京 100871) [摘 要]甘肃精神包含了艰苦奋斗、不畏困难,崇尚实干、不甘落后,坚韧不拔、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奋发有为等丰 富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是实现 自我发展。甘肃精神在推动甘肃民族地区自我发展中具有特 殊意义。因此,要大力弘扬、践行甘肃精神,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甘肃精神;民族地区;自我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08)05—0036—05 一 、 甘肃精神的基本内涵 “精神”一词,在德语里是 Geist,从词源学上讲,意即 “喷源”、“喷泉”,在英文里是 spirit,两种语境里 都具有呼息和气息的意思,本质上是一种能动的力量和生命的精髓。在汉语里,“精神”一词有四种意 思:一是指 “天地万物之精气”;二是指 “神志、心神”;三是指 “精力、活力”;四是指 “银钱的别名”…。所 以,总体来看,精“神”一词充分蕴含了 “活力”、“进取”的内涵和实质。在 2007年4月2413甘肃省第十 一 次党代会上,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了“人一之、我十 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甘肃精神包含了艰苦奋斗、不畏困难,崇尚实干、不甘落后,坚韧不拔、 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奋发有为等丰富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基本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艰苦奋斗、不怕困难。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状 态,具有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可以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甘肃处在一个特别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中,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全省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00毫 米左右,水资源非常匮乏,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数的二分之一,一亩地所拥有的水资源仅是全国的 四分之一,清代左宗棠曾有 “陇中之苦甲天下”之叹。在严酷的环境下,甘肃人民自古就养成了艰苦奋 斗、不畏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甘肃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铁人王进喜曾说过:“宁肯少活20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句朴素的话就生动体现了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的甘肃精神。 (二)崇尚实干、不甘落后。崇尚实干、不甘落后既是一种奉献精神,也是一种进取精神。“空谈误 国,实干兴邦”讲求的是务实、务真和奉献,这是兴国立邦、强国富民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不甘落后、“人定 胜天”讲求的是拼搏、进取和创新,这是立足实际、放眼未来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自古至今,甘肃受地域、 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制约,但是却凭着崇尚实干、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赢得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在 “十五”期间,甘肃省GDP年均增长 10.74%,保持了 良好的发展势头,2006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收稿日期】2008—03—25 [作者简介]李盛刚(1966一),男,甘肃镇原人,法学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主要为社会学。 一 36 — 2275.0亿元,比上年增长 11.4%,2007年,初步核算,全省国内生产总值2669亿元,比上年增长 11。5%①。 (三)坚忍不拔、顽强拼搏。陇人性格中之执着坚实,堪称天下之最。近代以来,甘肃人民在艰苦的 自然条件下,在发展滞后的困境里,在灾害频繁的威胁中,求生存、谋发展,形成了富有底蕴的人文品格 和地域精神,其中顽强拼搏成为甘肃人民最鲜明的精神底色。“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立 自强”的 “定西 精神”、“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 “庄浪精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 “老区精神” 以及 “老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的会宁 “三苦”精神等都是 “甘肃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玉门油田 的 “铁人”王进喜、古浪全国十佳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侯殿禄、民勤治沙英雄石述柱等陇原骄子是 “甘肃 精神”的形象代表。正是因为这种矢志进取、行之有恒,不折不挠、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