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华智慧
清代政治文明系列谈之 ·
大臣不廉 小臣必污
■ 李文海
在关于整饰吏治的问题上,清 守公令 ,洁 已爱民。乃大臣等每 自
代从最高封建统治者到一般社会舆 谓清 正无私 ,粉饰空言 ,至其所
论 ,普遍强调高官在倡廉肃贪 中起 行 ,往往营私作弊 ,有玷官方 ,深
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负委任之意。科道系耳 目之官,凡
顺治帝钦定的 (御《制人臣做心 有弊端,自当据实参奏。且居处甚
录 中有这样一段话: 近 ,如此情弊,岂无见闻?乃瞻徇
“大臣不廉 ,无 以率下,则小 情面 ,缄默不言。即有条奏,多系
臣必污 。小臣不廉 ,无以治 民,则 繁文。言官职掌,殊为未尽。如从
风俗必坏。层累而下,诛求勿 已, 公纠举,孰敢恣行无忌?朕以为今
害必加于百姓,而患仍 中于邦家。 日之弊,莫大于此。” ( 康熙政
欲冀太平之理,不可得矣。” (乔 要》,卷六)
为官者应有 “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
立君主编: 官箴》,第227页) 大 臣如果是清正廉洁 的,小
这话说得很 明白。大 臣如果 臣们也就会 “有所顾畏 ,不敢妄
贪赃枉法,小臣们必定上行下效, 行”;中枢的京官们假如都能奉公 大 臣乃倡廉肃贪 的关键 ,这
结果是损害了吏治;小臣们贿赂公 守法 ,地方督抚也 自然能 “慎守公 首先是因为他们身居要职 ,位高权
行 ,必然败坏 了社会风气 。老百 令 ,洁己爱民”。这就是高官们的 重 ,他们如何居官任事,必定会对
姓 固然深受其害 ,国家更是遗患无 正面表率作用。但当时的实际情况 政治生活与社会风气产生重大的
穷,天下也就难有太平之 日了。 是 ,高官们 口头上信誓旦旦, “自 影响。一个普通小吏 ,如果丧失廉
如果说这里还只是一种概括性 谓清正无私”,行动上则 “往往营 耻 ,就会胡作非为 , “不廉 ,则无
的描述 ,那么康熙十九年的一个上 私作弊 ,有玷官方 ”;而身负纠 所不取;不耻 ,则无所不为”,最
谕,就紧密联系当时的政治现实, 察之责的言官,又大都 “瞻徇情 终不免 “祸乱败亡”, “况为大臣
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康熙皇帝对这 面”,对官员们的贪渎行为噤若寒 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乎 !” (陈
个问题的思考和担忧: 蝉,不作一声 ,使仅存的一点封建 弘谋 : ((从政遗规》 ,卷 下)其
“大 臣为小臣之表率 ,京官 官僚体制内极为微弱的权力监督功 次 ,大臣一旦身涉贪贿,就从此失
乃外吏之观型。大法N /J,廉 ,源清 能,也变得形同虚设。这就不能不 去了政治上的指挥权和发言权 ,再
则流洁 ,此从来不易之理。如大臣 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 。康熙帝认为 也无法堂堂正正地做人,理直气壮
果能精白乃心,恪遵法纪,勤修职 “今 日之弊,莫大于此”,实在是 地施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己不
业 ,公而忘私,小臣 自有所顾畏 , 一 语中的,决3lib/J,题大作 ,更不是 正焉能正人”的道理 。 “故欲治
不敢妄行。在外督抚各官,自应慎 无病呻吟。 人者,必先治己。己不能正,而责
一 ~~ /2012.04.下/25
■ 中华智慧
人之不正 ;己不能廉 ,而责人之不 者 ,决不可对之倚为心腹 ,委 以重 受贿 ,只要做得机密 ,便能掩人耳
廉 ,未能效者也 。” (徐世 昌: 任 。原 因很简单,这些人 “内有嘘 目,不为人知 。有的官箴书对这种
将吏法言 )更加重要的是 ,大 云掩月之方,外有投 鼠忌器之虑。 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 ,指出: “人
臣的一举一动 ,起着示范和表率作 威之所行 ,权辄 附焉 ;权之所 附, 之爱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