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间隙感染300例临床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临床探讨 · 2008年 l2月第46卷第35期 颌面部间隙感染300例临床分析 邱承林 王蜜蜡 (焦作煤业集团五官医院口腔科,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对间隙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我院自1991 年 1月一2007年6月收治的300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年龄、感染部位、感染源、并发症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00 例患者中,感染源以牙源性居首位,182例,占60.67%;其次为腺源性,95例,占31.67%;无血源性感染性病例;感染部位以 颌下间隙最多,114例 ,占38%,严重并发症4种,计7例,占2.33%。结论 颌面部间隙感染以牙源性感染为主要来源 ,部位 以颌下间隙为主,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颌面部局部解剖特点、患者年龄和机体抵抗力及原发感染灶的不正确处理有关。 关【键词】颌面部;间隙感染;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8)35—138—02 颌面部间隙感染属 口腔科常见病,通过及时及规范的治疗, 力,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炎症早期脓肿形成前可配合患 绝大多数患者能得以治愈,不会遗留后遗症。但若处理不及时或 处外敷如意金黄散治疗 ,以缩短疗程。局部形成脓肿时应及时行 处理不当,常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为探讨颌面 脓肿切开引流。300例患者完全治愈,无一例死亡或出现后遗症。 部间隙感染的发病因素、并发症的发生 ,进一步提高治疗质量, 本文将我院自1991年 1月 ~2007年6月收治的300例颌面间 3 讨论 隙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讨论。 3.1 间隙感染与感染源及年龄的关系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均为继发性,常见为牙源性或腺源性 1 材料与方法 感染扩散所致,损伤性、医源性、血源性较少见ll_。牙源性感染的 1.1 一般资料 病原菌通常存在于龋齿、牙周袋及冠周龈盲袋内,分别引起牙髓 本组300例患者 ,男 178例 ,占59.33%,女性 122例,占 炎、根尖周炎及冠周炎,再进而扩散至颌骨及面部,引起颌面部 40.67%;年龄最大 84岁,最小 l0个月,其中 10岁以下 116例, 间隙感染 ,此类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大多 占38.67%;病程最短5d,最长40d。 数继发于智齿冠周炎,感染部位多为嚼肌间隙、颊间隙、颌下间 1.2 感染部位及感染来源 隙、翼颌间隙,这与智齿冠周炎的扩散途径有关嘲。腺源性感染多 300例颌面问隙感染患者中,颌下间隙114例 ,嚼肌间隙45 见于儿童,主要与区域淋巴引流有关。口腔颌面部大部分淋巴引 例,眶下间隙26例,颊间隙38例 ,翼颌间隙32例,颏下间隙 16 流到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口腔颌面部的感染极易引起颌 例,口底间隙 13例,舌下间隙6例,颞下间隙4例,颞间隙3例, 下、颏下淋巴结的炎症;同时少儿免疫系统不健全,淋巴结屏障 咽旁间隙3例,颌周多间隙感染45例。300例中,牙源性感染 功能的主要结构网状结缔组织未完全形成,淋巴结感染后易穿 182例,占60.67%,腺源性感染 95例,占31.67%,外伤性感染 3 破被膜向周围扩散形成间隙感染 。 例,占1%,医源性感染2例,占0.67%,无血源性感染病例。 3.2 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1.3 严重并发症 颌面部间隙感染按解剖部位分为浅层间隙感染和深部间隙 300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 7例,占2.33%,其中并发败血症 感染。浅层间隙感染部位表浅,局部症状表现明显,化脓局限,波 3例、中毒性休克2例、颅内感染 1例、酸中毒 1例。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