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课 杜甫诗三首 教学课时建议: 3课时 学习目标》 1、? 2、? 深入分析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3、? 对于诗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预习案 Ⅰ 教材助读 走进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七岁会作诗,20岁开始壮游,安史之乱后,携家逃难,千辛万苦来到了成都,后来做了工部外郎,故又称“杜工部”,后因成都战乱,又迁走了,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杜甫一生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八首(其一)前两联所写景有哪些特色?后两联由景生情,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诗人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曾就这两句诗分析出八层意思,这里删去了五层,你能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把它补充出来吗? Ⅱ 预习自测 1. 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万壑(???? )渚清(????? ) 千载(??? )? 王嫱(????? ?)???? 青冢(???? ) 朔漠(???? )省识(????? ) 环珮(????? )暮砧(????? )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白帝城高急暮砧(?????????? )?????? 一去紫台连朔漠(??????????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江间波浪兼天涌(?????????? )?????? 画图省识春风面(??????????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潦倒新停浊酒杯(?? ????????) 寒衣处处催刀尺(?????????? )?????? 无边落木萧萧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化卿》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探究案 导入新课 《登高》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端,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1. 《秋兴八首》(其一)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9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