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枫黔剧唱腔选之音乐形态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枫黔剧唱腔选之音乐形态分析

秦枫《黔剧唱腔选》之音乐形态分析 [内容提要]:秦枫先生毕生致力于黔剧的研究和唱腔设计。在黔剧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称他为“黔剧之父”亦不为过,他编著的《黔剧唱腔选》成书于1986年12月,其中的唱腔均为黔剧的传统经典,具有权威的代表性。本文就《黔剧唱腔选》进行唱腔音乐的形态分析。 [关键词]:黔剧 唱腔 音乐形态 黔剧是一个新兴的地方戏曲剧种,前身是贵州扬琴,亦称贵州弹词。贵州扬琴的起源已无史料考证,据研究,早在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就有存在①。贵州扬琴流行在贵阳、黔西、毕节、织金、安顺、遵义、独山、贞丰、兴义、安龙、铜仁等地区。在经过百年洗礼和淀积后,1953年3月,黔西县人民业余剧团文琴组正式将贵州扬琴的坐唱形式发展成为舞台戏剧表演形式公开演出。1959年9月,文琴戏在贵阳正式定名为“黔剧。” 要了解黔剧的特点,首先应该了解黔剧的音乐特征,而音乐的特征在于唱腔本身,能够抓住唱腔的特征,也就掌握了黔剧的基本特点。由于黔剧流行范围较广,单一的唱腔无法说明其内在实质。而秦枫先生编著的《黔剧唱腔选》可谓是集黔剧唱腔之大成,包含了各地的唱腔精髓,是一本黔剧唱腔的权威选集。所以学生选用该唱腔选作为分析的基础材料。 一、板式 贵州扬琴本为联曲体,后发展到成为黔剧时联曲体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了,因此向板腔体发展,而此次分析的也为板腔体唱腔。黔剧的唱腔主要分为二板、宫徴二板(以下称宫二板)、扬调、苦禀、反调和二黄六大类。其中二板、宫二板、反调定弦为1——5,调高为1=D或1=E。扬调、苦禀、二黄定弦为5——2,调高为1=G或1=A②。均为纯五度定弦。在这六大类唱腔中,每个唱腔都有不同的板式。见下图: 基本板式 节拍 板式名称 一板三眼 4/4 宫二板慢板 扬调慢板 苦禀原板 反调原板 二黄一字 一板二眼 3/8 圆舞二连板 一板一眼 2/4 二板原板、连板 宫二板原板、连板 扬调原板、连板 苦禀中板、连板 反调中板、连板 二黄夺子 二黄二流 有板无眼 1/4 三板 二板垛板 宫二板垛板 扬调垛板 苦禀垛板 反调垛板 二黄干板、 二黄流水 无板无眼 散 所有六个腔体的散板、摇板、倒板 。 苦禀苦头 从上图不难看出:黔剧除了具有一般传统戏曲所共有的板式之外,还兼收并蓄,创造出了与西方圆舞曲相对应的圆舞二连板板式。这是具有创新发展意识的举措,充分说明了黔剧音乐的开放性和文化融合的力量。 学生在板式的研究中发现一疑惑之处。在《黔剧唱腔选》的268页,秦枫先生称“‘二黄二流’,有板无眼的四一节拍形式,为‘二黄一字 ’的紧缩。”但是在二黄综合板式唱腔的《身背褡裢泪珠滚》(选自《状元与乞丐》花实、胡氏唱段)、《春草上街买脂粉》(选自《春草闹堂》春草唱段)、《未开言不由我泪珠滚滚》(选自《杜鹃魂》寨老唱段)三唱段,均以二黄二流开头,记谱都是四二节拍。学生认为既然二黄二流是二黄一字的紧缩,四四节拍紧缩一倍正好为四二节拍;又二黄二流而非二黄流水,不是流水板,也就应该有区别于二黄流水;再查就二流而言,本身就是一板一眼,因此在上图的归类中,就把二黄二流归到四二节拍。 二、唱腔结构 能体现黔剧唱腔结构特征的板式主要为原板、慢板和二黄一字。 在原板结构中,苦禀原板、反调原板、二板原板、宫二板原板、扬调原板均为上下句的二句式结构(二黄无原板)。其结构为:前过门——上句——上句过门——下句——下句过门。其中有的板式上下句有小分句,或是三分句,或是二分句。如扬调原板、苦禀原板为三分句,反调为二分句。 在慢板结构方面,宫二板慢板和扬调慢板二者相同,其结构也是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图式为:前过门——上句——上句过门——下句——下句过门。每一句分为三个分句。 二黄一字的结构和上述结构完全一致,其不同点在于上句分为三个分句,而下句无明显的分句,接近一气呵成。 有的板式无法独立形成唱段,本身无独立性,必须连接其他板式的唱腔,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如苦禀倒板——苦禀苦头——苦禀原板。二黄倒板、二黄夺子也是如此。 三、调式与调性 在分析调式调性时,学生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以唱腔为中心。在唱腔尾奏和唱腔同属一调式时,就确定该调式为唱腔的调式。当唱腔尾奏和唱腔调式不相同时,以唱腔的调式为准来确定该唱腔的调式。 在《黔剧唱腔选》收录的所有227段唱腔中,以宫调式、徵调式、商调式为主要调式。羽调式较为稀少,无角调式。 在二板中,商调式最多,占有比重为44.7%,而徵调式为28.9%,宫调式占23.6%,38段唱腔中羽调式仅有一例。宫二板以宫、徵调式为主,其中宫调式占有绝对比重,为81%,徵调式为19%。二黄以宫调式为主,占有比例为48.1%。苦禀以徵调式为骨干调式,在34段唱腔中占有25例。 扬调是贵州扬琴的“老三腔”之一,秦枫先生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