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意境 - 中国美术馆.PDF

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意境 - 中国美术馆.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意境 - 中国美术馆

彭锋专栏 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意境 从历史上看,西方美学长期专注于对美的研究。尽管18 世纪后,一些西方美学家开始将研究对象调整为趣味或感性 认识,19世纪后有用审美经验研究来取代美的研究的趋势, 20世纪后关于艺术定义的争论占据了美学的大部分内容,但 是,从总体上来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美可以说是西方美 学的核心范畴。 什么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有些研究者认为,美既然 是西方美学的核心范畴,它就应该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就 像其他科学或学科的情形一样。于是,他们以美为线索到卷 帙浩繁的文本中去寻找美学思想。结果令人失望,他们期待 的深刻和丰富的美学思想并没有被发现。这与中国独特的艺 术传统和丰富的艺术宝库很不相称。按理,不应该出现这种 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不相匹配的情况。 20世纪上半期活跃的美学家王国维、邓以蛰、宗白华 等人发现,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可能不是美,而是意象、意 境、气韵等独特概念。通过这些概念,他们发现了辉煌灿烂 的中国美学宝库。等到80年代叶朗撰写《中国美学史大纲》 时,他已经非常自觉地通过这些概念来发掘这座宝库,从而 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第一部中国美学通史的写作,并且产生了 国际影响。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就承认, 他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受到叶朗美学研究的影响。他回忆说: “1994年我有机会到北京大学进行三个月的访学,有机会 跟叶教授见面,他告诉我不应该从美来看中国文学,应该从 意象、境界来看,这完全有道理。这不是说我不能用西方的 方法来分析中国文学,但是如果我们也能够同时从中国美学 来做研究工作的话,那显然就能够加深中国文学作品的深邃 和深度。所以我们需要中国的学者发现并指出我们的问题所 在。叶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得非常具体。所以叶朗丰 富了我对中国文学的印象,我从1994年开始在他的影响之 下写了《中国文学史》。” 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 中外学者的共识。那么,什么是意境?它与美相比,究竟有何 不同?对于这个问题,既可以通过追溯中国美学史来回答,也 可以通过与西方美学的比较来回答。 [ ] 明蒋崧  携琴看山图  163.2cm×98.5cm  绢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从中国美学史上来看,意境与意象和象等概念相关。在 《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易传》中有这样 的说法:“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 象。《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 器。”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和动与静的区别。象比形更虚 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比较起来说,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 灵、更生动。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 虚。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 16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 更生动。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 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 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 物的形状。形象可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 化为意象。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形象 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不 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的对象。比如,在 测量活动中,形象就保持为客观的形状。 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通 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 术区别开来。既然意象已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 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境?究竟 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它与象不 同。中国传统美学中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