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节录)
                    
                                                古代漢語講義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 
                      (節錄) 
                         詹衛東 
                                                              提綱 
一. 《漢書》簡介 
二. “藝文志”簡介 
三. 課文講解 
                             《漢書》簡介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自漢高祖到王 
   莽(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整个西漢史實。凡80余萬言。 
 《漢書》的成書過程: 
  1.  班彪(公元3-54年):續《史記》作《後傳》65篇,只有本紀和列 
     傳,無世家。 
  2. 班固(公元32-92年):在《後傳》基礎上作《漢書》,自公元58- 
     82年,主要部分基本完成。 
  3. 班昭(約公元49-120年):8表、天文志 
  4. 馬續(公元70-141年):天文志 
                        《漢書》簡介:體例 
《漢書》大體繼承了《史記》而稍有改變。它取消了〈世 
  家〉,将其并入〈傳〉,改〈書〉爲〈志〉,并新增了 
    〈五行志〉、〈地理志〉、〈刑法志〉和〈藝文志〉。 
    史記                                    漢書 
    12本紀       12本紀 漢高祖到漢平帝 
    30世家 
    10表        8表       漢以来諸侯王、王子侯、 
                        功臣外戚 
    8書         10志      典章制度、經濟法律、  律歷、禮樂、食貨、郊祀、 
                        圖書禮樂                     天文、溝洫、五行、地理、 
                                                 刑法、藝文 
    70傳        70傳      各類歷史人物 
           《漢書》簡介:對《史記》的發展 
 對于《史記》中一些人物無單獨列傳或者記載較略的, 
      《漢書》中或單獨列傳(如吳芮、張騫),或增補了記載 
     內容(如李陵)。 
      《漢書》列傳中收入了所傳人物的著述,有的是關於當時 
     政治、經濟的策論,如賈誼“治安策”,晁錯“論貴粟疏” 
     等,有的是抒情、記事的文章,如“揚雄傳”中保存的 
      “河東賦”,“司馬遷傳”中的“報任安書”。 
                   《漢書》簡介:後代的注解 
       《隋書·經籍志》記載,自東漢至南北朝期間,為《漢 
     書》作注的大約有近20家,而其中以注釋音義居多。 
 唐以前諸家《漢書》的注本均已失傳。現存《漢書》的注 
     本,是唐代顏師古兼采諸家而成。顏師古在為《漢書》作 
     注時將《漢書》重編為120卷。 
 清·王先謙《漢書補注》。 
 近人楊樹達《漢書管窺》及《漢書補注補正》。 
              《漢書》簡介:思想性與藝術性 
 《漢書》是受皇帝之命撰修的官書,强調帝王的正統,追述 
   功德、贊頌權貴。這與《史記》所表現的那種自由生動、深 
   刻真實的精神相比顯然不同。 
 就其藝術性来說,《史記》具有一種詩人的浪漫,是“無韵 
   之離騷”(鲁迅語),而《漢書》則充分顯示了學者的嚴謹 
   細致。二者的語言風格明顯不同,《史記》語言接近口語, 
   司馬遷注意吸收一些俗詞俚語,行文簡洁生動;而《漢書》 
   用詞典雅,結構嚴整,記事亦相當周密。 
      《漢書》簡介:歷代關于《漢書》的一些評論 
 晉·張輔:“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班固敘二百 
   年事乃八十萬言,煩省不同,不如遷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獎勸,惡足以 
   監誡,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無取焉,而班皆書之,不如二也。毀貶晁 
   錯,傷忠臣之道,不如三也。” 
 唐·劉知幾:“如漢書者,究西都之首末,窮劉氏之廢興,包舉一代,撰成 
   一書自爾迄今,無改斯道。” 
 清·錢大昕:“漢書剽史記之文,以從整齊,後代史家之例,皆由此出。史 
   記,一家之書;漢書,一代之史。班氏父子,雖采舊聞,別創新意,青出於 
   藍,固有之矣。” 
 清·章學誠:“遷書通變化,而班氏守繩墨,以示包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