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中庸章句》的天道观.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2卷 第 1期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1.22No.1 2012年 3月 JournalofXinyangAgriculturalCollege Mar.2012 政治 ·法律 朱熹 《中庸章句》的天道观 傅小凡,周克浩 (厦门大学 哲学系,福建 厦门361005) 摘 要 :朱熹 《中庸章句》中的天道观是其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领会其天道观的内涵,对于我们理解 其理气论、心性论和工夫论等大有裨益。朱熹 《中庸章句》中的天道观,我们大致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解读:第一, 天道本身的状态,也就是 “诚”,它大致有三个表现:一、至诚如神,二、恒久不息,三、精纯守一;第二 ,天人关系的 维度,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其一,天道与圣人之道 ,在朱熹看来 ,天道等同于圣人之道;其二 ,天道与人道 ,朱 熹认为天道规定人道。 关键词:朱熹;中庸章句;天道观 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916(2012)O14)0014)5 TheconceptofHeavenofZHUXi’SZhongyongzhang]u FU Xiao—fan,ZHOU Ke—hao (DepartmentofPhilosophy,XiamenUniversity,Xiamen361005,China) Abstract:TheconceptofHeavenofZHUXi’sZhongyongzhangjuisanimportantpartoftheNeo—Confucianistandit cantakegreatbenefittounderstandhisQiTheory,MindTheory,nadSelf—cuhivationTheory.Wecananalyzethecon- ceptofHeavenfromtwodimensions.Firstly,itistheHeavenStatus.TheHeavenStatusofZHUXi’SZhongyongzhang]u is “sincerity”,andshowsthreespecificattributes:sincerityasagod,enduringendless,bepureasone.Secondly,itis therelationshipbewteenHeavensandMan.ZHUXiputMna intosaintsandmortals.Ofsaints,hethoughthtatHeavenis sa/neassaintsas “sincerity”.Ofmortals,Heavenhasinherentrequirementsonhtem. Keywords:ZHUXi;Zhongyongzhangju;conceptofHeaven 朱熹 (1130—1200年)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范畴,指的是天的本原、天的运动变化规律。本文以 一 生著述丰富,其对 《四书章句集注》用力甚多。而 《中庸章句》为主要文本,参阅 《中庸或问》、《朱子语 在 《四书》中,朱熹又在 《中庸》上大下功夫。 类》等相关内容,从天道状态及天人关系两个维度来 他说:“熹 自早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沉潜反复, 分析朱熹的天道观。 盖亦有年。”LI朱熹反复阅读研究 《中庸》,认为此书 1 天道的状态——诚 继承了儒家 “心法”、“道 统”,“续夫千载不传之 “天道”就是 “道”,抑或是 “道”的一种。那什么 绪”1【]29,功勋卓著。在 《中庸章句》中,朱熹系统而凝 是 “道”或者 “天道”呢?老子说:“道可道 ,非常道”, 练地阐发了他的理学思想。陈来先生说:“在 《中庸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