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及效果.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及效果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及效果摘要:根据水稻生长特性,通过强化技术措施,强化稻株个体生长环境,做到“小苗移栽、单株稀植、平衡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综防病虫”,促进水稻个体生长与群体生长质量得以优化协调发展。达到“强根促蘖”,增加有效穗和结实率,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水稻;强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18-2 笔者从2007年开始,不断探索水稻强化栽培的技术和实际效果、试验、示范田由小渐大,今年已种植上千亩。实践证明:水稻强化栽培是能挖掘水稻品种产量潜力,促进水稻增产的新型栽培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适时早栽、根系发达、耐肥抗倒、病虫害轻、高产高效的特点,是水稻增产增收的必要技术措施。 1 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育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分蘖力、抗倒力强、穗型较大的高产优质杂交组合(Ⅱ优602、Ⅱ优7号等品种)。 1.2 适时稀播旱育秧 根据大英县金元乡的自然条件,冬闲田在3月10-15日播种,两季田在3月15-20日播种。利用旱育秧技术培育适龄壮秧。 1.3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在秧苗长到4-5叶时直插本田。按40-50cm×40-50cm规格,单窝三苗呈等边三角形种栽植,株间距8-10cm,做到稀中有密、密中有稀。 1.4 平衡施肥 一般亩施纯氮10-12kg,五氧化二磷6-8kg,氯化钾10-12kg,在施肥方法上,改底、追一道清的施肥方式为全生育期施肥。底肥占50%,追肥分2-4次施用。一般底肥亩施人畜肥1000-1200kg、尿素6-10kg、过磷酸钙25-30kg、氯化钾5-8kg、锌肥1kg。秧苗返青后追施提苗肥,亩施尿素6-8kg。栽后15-20天追施分蘖肥,亩施尿素4-6kg、磷肥15-20kg、氯化钾5-7kg。拔节至孕穗期亩施草木灰40-60kg或氯化钾5-7kg。抽穗后10-15天看苗酌施粒肥,一般亩施尿素2-3kg。 1.5 科学管水 分蘖前期,湿润或浅水干湿交潜灌溉,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分蘖后期“够苗晒田”,即全田总苗数达15-18万苗时,排水晒田,减少无效分蘖。排水困难的田块,亩总苗数达到12-15万时开始排水晒田;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浅水灌溉;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养根保叶促灌浆。 1.6 综合防治病害 我地危害水稻主要病虫害是螟虫和稻瘟病,5月下旬防治一代二化螟和叶瘟,7月中旬-下旬,注意防治穗颈瘟、二代二化螟和三化螟。 2 效果明显 2.1 早发优势明显 由于水稻强化栽培采用了中、小苗稀植,增大了秧苗生长空间,促进了分蘖的早生快发,据田间试验调查,从移栽到分蘖出生只有4天时间,而常规栽培由于移栽时叶龄7叶左右,秧龄超过了30天,苗体较大,栽后有不同程度的败苗现象,从移栽到分蘖出生需6-7天时间。 2.2 低节位分蘖多,成穗率高 据2007年和2008年田间调查,水稻强化栽培低节位(主茎上1-5叶位)分蘖占总茎蘖的75.3%,穗数占总穗数76.1%,高节位(主茎上6-10叶位)分蘖的比例相对较低。而常规栽培的高节位分蘖和低节位分蘖数量基本相当。 2.3 根系长而旺 据2008年度对两个不同栽培模式调查,强化栽培的根系长而旺,靠近土表面的根根毛多,而常规栽培的根系相对短,根毛也相对少,强化栽培每株地下部干重达27.3克,成熟期单株地下部干重比常规栽培增加26.7%(表1)。 2.4 植株延缓衰老 水稻强化栽培是采用中、小苗早栽,延长了本田营养生长时间。同时由于稀植增大了个体生长空间,通透性好,株间小气候环境良好,可延缓植株衰老,据调查,至成熟期单茎还有2-3片绿叶,从而为大穗型品种的后期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促进了大穗的形成,增加了粒数和粒重。而常规栽培进入齐穗后,下部叶片过早衰老,至成熟期一般只有一张绿叶。 2.5 经济性状良好 通过近三年大区对比产量及其构成汇总看,水稻强化栽培的穗着粒和实粒增加较多,增产增幅达15.8%(表2)。水稻强化栽培技术采用干湿交替灌溉的田间管理,有效地降低田间湿度,大大地抑制了后期易发的纹枯病,据调查,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纹枯病发病力减轻10.3%。 由此看来,水稻强化栽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平均亩增稻谷89.6kg,每公斤稻谷按市场价1.5元/kg计算,每亩可新增产值134.40元,扣除肥料增加的投入50元,用工投入20元(每亩多增加投入工日1个,每个工日20元),每亩可新增效益64元左右,而且还节省用种,减少农药施用次数。 3 体会 3.1 增产潜力大,符合水稻增产需求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水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