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益气健脾法治疗皮肤病临床应用
益气健脾法治疗皮肤病临床应用(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223600)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341-02
皮肤病虽发于外而多源于内,《诸病源候论》云:“头面生疮系内热外虚,风湿所乘,肺主气,气虚则肤腠开为风湿所乘。脾主肌肉,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身体皆生疮。”说明气虚在皮肤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遵“治病求本”宗旨,据异病同治原理,对病机以气虚或气虚邪实为主的皮肤病,用益气健脾法为主,佐以养血和营、活血凉血、清热解毒、除湿升阳、固表敛汗等法,收到较好疗效,现举例说明。
1 益气健脾温中和营法治疗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属中医“风疹”和“瘾疹”范畴,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瘙痒,风团色淡红或白,兼见纳差,腹胀,便溏,舌谈胖齿痕,脉弦细缓;证属脾胃气血虚弱,风邪内伏;方用当归补血汤和玉屏风散、桂枝汤合方加味;如治刘××,男,60岁。身上反复起淡红色风团,瘙痒3月;曾用过多种抗过敏西药和中药,时好时坏,遇风冷加重,伴胃脘不适,气短乏力,失眠。诊见面部和双手肿胀色红,上半身抓痕和散在大小不等的淡红色风团。舌淡胖齿痕,苔白润,脉缓大。辨证属脾虚气弱,风寒外袭,营卫不和;治当补虚祛邪,健脾温中,调和表里气血营卫,佐祛风止痒;药用黄芪30g,当归15g,炒白术15g,防风12g,炒枳实10g,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蝉衣15g,僵蚕15g,白蒺藜12g,夜交藤20g,五味子12g;二诊用上方10剂,因他病半年后就诊,询知其未发。
2 益气补脾摄血法治疗皮肤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由于血管壁渗透性和脆性增高所致皮肤及粘膜毛细血管出血,并无血液系统凝血机制障碍。本症可归属于中医文献记载的“葡萄疫”,如《外科正宗》云“葡萄疫,其患多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皮肤过敏性紫癜以青少年多见,皮肤损害为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或斑丘疹、血肿等不同形态,多见于下肢小腿伸侧,若见病程较久,反复发作,皮疹紫暗,面色萎黄,倦怠无力,舌淡胖大有齿痕,脉细弱或沉缓,辨证属中气不足,脾不统血,溢于脉外;治以益气健脾,养血摄血,;方用归脾汤加减;如治郇××,男,14岁,双下肢紫红斑点1月,加重3天,伴头晕纳少。外院诊为“过敏性紫癜”,经用克敏嗪、维生素C、安络血半月,并服汤药10余剂,近3天皮疹增多,刻下诊见:双臂散在稀疏芝麻大小紫红斑点,双小腿泛发密集芝麻至绿豆大小紫红斑点,压之不褪色,微痒,伴头晕纳少便溏,舌淡嫩有齿痕,脉软,血小板计数120×109/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2-8个/uL。辨证属脾虚气弱,气不摄血,溢于脉外;、治以益气健脾,养血止血;药用黄芪15g,党参10g,炒白术12g,茯苓10g,枳壳10g,当归15g,白芍15g,阿胶6g,仙鹤草15g,白茅根15g,甘草6g,牡丹皮10g。服药5剂,皮疹减少,色转暗淡,无新疹,又服7剂,皮疹完全消退,继以中成药归脾丸、血府逐瘀颗粒善后半月,1个月后复查尿常规正常,皮疹全部消退,仅留色素沉着。
3 健脾祛湿法治疗急慢性湿疹
急慢性湿疹属中医“湿疮”和“浸淫疮”范畴,以渗液和瘙痒为特征。湿因水停,脾主运化,为水液代谢的枢纽,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蕴阻肌肤则湿烂作痒;湿蕴日久,化热生毒,或新血不通,耗伤阴液,阴伤血燥,肌肤失养则皮肤干燥脱屑,局部表现为燥象或湿热毒结,实是湿邪作祟。“治湿不健脾非其治也”,故治宜健脾为主,方用四君子汤和胃苓汤加味,并据湿邪所在部位和层次不同,辅以芳化透表、苦燥行气、淡渗清利。如治温××,女,6岁,全身起疹,流水,瘙痒2年余,用地塞米松和多种中西药治疗,反复不愈,伴腹泻,消瘦。易感冒,舌淡胖齿痕,苔白滑,脉缓细滑。颈项肩背、四肢伸侧和四弯处见片状淡红色丘疹及肥厚斑片,上有痂屑,间杂糜烂渗出。证属脾虚湿盛,风湿热蕴结肌肤。药用黄芪15g,党参10g,炒白术6g,茯苓15g,甘草3g,苍术6g,姜厚朴6g,陈皮6g,猪苓6g,车前子10g,藿香10g,薏苡仁15g,浮萍15g。用药5付,瘙痒减轻,皮损干燥,先后用药16付,皮疹消退。
4 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法治疗多发性疖肿
疖肿以局部红肿热痛,有脓头为主要表现,常见于头面项背、臀部躯干和四肢。属火热毒邪蕴积,多以清热解毒取效。若疖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此消彼长,属气虚热毒者,用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法治之;方用托里透脓散加减(黄芪、党参、炒枳实、二花、连翘、丹皮、赤芍、红藤、升麻、甘草);若在头部合清震汤,在面部加白芷、天花粉;在颈项部加柴胡、葛根、僵蚕;在臀部和下肢加牛膝、败酱草。如治仲××,女,24岁,2006年8月14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理学具应用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oc
- 物理专业实验分层次教学模式探析.doc
- 物理直觉思维能力培养意义及方法.doc
- 物联网在浙江省物流行业应用.doc
- 物联网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典型应用.doc
- 特种野猪养殖 经济效益可观.doc
- 牲畜常见饲料中毒症治疗方法.doc
- 特种专业承包资质风险及监管.doc
- 特别违法行为危害不足量问题探究.doc
- 特殊地层下输水隧洞施工技术探析.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