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闲谈《桃花扇》及《柳如是别传》
闲谈《桃花扇》及《柳如是别传》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才会更加和谐
我们小时候,父亲就喜欢与我们谈他喜欢的古典文学,给我们这些对古典文学还一窍不通的孩子们讲诗词歌赋,讲戏曲故事。尽管我们最后并没有读中文系,但古典文学却往往成为与父亲闲谈的主题。
本来远离政治的古典文学,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没有躲过“利用小说反党”的灾难,父亲潜心研究的戏曲更是首当其冲。1967 年我在广州工人医院做胃切除手术之后,父亲到医院看我,跟我谈起大字报里批判他和何其芳等人观看《李慧娘》是“牛鬼蛇神看鬼戏”,只好一笑了之。
1992年前,随着陈寅恪先生著作的发表,两岸掀起一股研究陈寅恪热。尤其是《陈寅恪最后廿年》的出版,不少朋友知道我们家曾经住在陈先生楼下,总想问问我关于陈先生的事,我也就当然对这有所关注。
1992年春节前,我在家陪父亲一段时间,在观看完当时安徽电视台拍的电视连续剧《桃花扇》后,我又与父亲闲聊,其中也谈到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话题是我引起的,我问父亲:《桃花扇》里侯朝宗和李香君的爱情是建立在反清复明的共同政治认识上的,由于侯朝宗在清政权建立后当了清朝的官,为清朝统治者服务,李香君愤而撕毁了桃花扇,吐血而亡。《桃花扇》这出戏的主题是要前朝的知识分子坚持自己一仆不事二主的节气,坚决不为后朝服务的。而在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里,钱(谦益)和柳(如是)的爱情里这种共同政治认识相对就没有那么主要,不论钱(谦益)作为东林党人反对明朝的特务统治,还是在清朝做官得不到信任,到最后又反清复明,柳如是始终爱着钱(谦益),不离不弃侍奉左右。《柳如是别传》的主题倒是不强调前朝的知识分子要坚持自己一仆不事二主的节气,只要对国家有利,也可以为后朝服务。为什么你会在新政权建立不久却选择《桃花扇》来注释?为什么新中国会在1956年建国不久的时候,出版你们所注释的《桃花扇》?反而把呕心沥血写作《柳如是别传》的陈先生作为旧史学的代表人物来大批特批呢?
面对我提出的疑问,饭桌上的父亲沉思了很久,端起酒杯一口酒一口小菜,一连喝了三口,很认真地回答说:“吾纽细故(温州话:我没想过)!”他说,因为孔尚任是著名的戏剧家,他写了《桃花扇》。我只是把《桃花扇》看作一个流传很广的著名戏剧剧本来研究注释,从来也没有想到把戏曲研究注释提到为那个政权服务这个高度来选择剧本。爱情是许多戏剧的主题,现在看来,陈先生是对的,男女之间的爱情,还是要以相互之间的爱慕为基础,把政治选择参合进去是个悲剧。他还打趣地说,没有参合政治的爱情才会“安定团结”。
至今想起那时的闲谈,我依然深深体会到中国知识分子过去作研究,著书立说,是多么的超脱,他们很少把政治参合到学问里去。这也就是陈寅恪先生在王国维墓志铭里所提倡的“独立精神”。尽管研究的主题有如此巨大的差别,但他们自己独立思考研究的精神却是相通的。
在有着二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的中国,统治者总是以称赞忠臣来倡导一种人文精神。因此,即便是前朝的叛臣对自己夺得政权起了很大作用,依然不能列入正史,而往往记为二臣。以清朝为例,洪承畴、吴三桂都是如此!在巩固政权之后,他们会大力表彰前朝的忠臣,如袁崇焕。在专制统治制度传统的影响下,效忠的人文精神自然与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相对立。知识分子就往往由于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而不被信任,最终只有落得“不是不说话,就是呆在牢里”。我认为,这才是在对应歌颂的妇女形象选择中,他们选择了李香君,而抛弃了柳如是的真正原因。
时光飞逝,父亲已经去世13年了,陈寅恪先生也去世30多年并长眠在庐山植物园里了,但他们“没有参合政治的爱情才会安定团结”的深刻体会,今天是否应该明白地告诉大家,而不是让它逗留在马岗顶的岭南大学的古建筑群里?
现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人性的关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历史上首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享有的丰富权利。爱,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理应还给它本真的意义。爱是超越一切的,是不应该掺杂进其他因素的,爱,应该成为一种高尚和纯粹的情感、精神、意志乃至信念。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才会更加和谐呵!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