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德国警察署旧址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岛德国警察署旧址探究

青岛德国警察署旧址探究摘要: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文章以德国警察署旧址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并进一步评价了其在青岛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青岛;德占时期;警察署;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43.4;TU-0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D8 0422(2007)07-0049-03 1建筑选址 从1900年的城市规划平面图上看,警察公署坐落在一片八边形区域上,这里原是清军的一座兵营,位于当时城内欧洲区和华人贸易商业区的交界处,距离火车站很近。沿着火车站东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警察公署高达6层的塔楼。它位于湖北路29号,坐落在观海山的西侧,面向青岛湾。正居于慕尼黑路(今蒙阴路)的北面轴线上,是慕尼黑路的对景建筑。基地地势是东、北高而西、南低,处于德占初期的市区西部的中心,显示着统治者的权力汇集。 2德国警察署的平面布局 建筑的主体为二层,并带有阁楼和地下室。主体高16.5m塔楼高达30多米。据资料记载,德国警察署为胶澳建设管理局设计,投资7.5万马克。现在为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平面为“L”形,南立面为沿街正立面,东南角塔楼正下方部分设计为主人口,并且向南临街开门。正立面的主入口在花岗岩镶嵌的券廊内又分为两个小门,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穿过门廊,进门为小门厅,迎面设有一木楼梯通向二层。另外,在东、北、西侧各有一个次要出入口,每个出入口都用红砖与花岗石互相镶嵌,装饰成欧式小屋状,使其成为该建筑的亮景之一。建筑的北半部分为内廊式单面服务为主,西侧为走廊,东面设有房间,在中间段设有一部窄小的楼梯通向阁楼和地下室,阁楼和地下室为辅助性用房,面积不大,交通便利。主要办公室都在建筑的南半部分一、二层朝阳的南面,南北之间设有内走廊,不是很开敞。背阴的北面为厕所和次要性房间。室内高约4m,木地板,走廊内非常有特点的是各色马赛克拼图案铺地,花岗岩楼梯,木刻花栏杆。走廊两侧的房间很多,但房间的进深和宽度都不是很大。 3德国警察署的立面 建筑的主立面为南立面,采取东高西低的不对称、灵活的设计手法,钟楼成为整个建筑的构图中心,上端结合屋脊四面起复曲线式尖顶小山墙,上覆红色牛舌状瓦,四面均悬挂一面大时钟,并附以外露红砖砌花纹为装饰。建筑主体为高大陡直的折线式屋顶覆以红色陶瓦,花岗石与红砖纵横相间,砌出巨大山墙的“半木构”装饰图案,砌体高出山墙,呈方尖塔状。各种装饰虚实相间,增加了变化。每个坡面都没有数量、大小不一的舌状老虎窗和方形、矩形的通气孔及烟囱,既是结构功能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打破了屋面的单调并构成了屋面上的垂直线条,它们和山花以及钟楼共同加强了建筑向上的动势。木窗户镶嵌花岗石窗套,一层为弧形并砌有券心石的弧券,二层为花岗石平券。这些对比的装饰手法可以看出哥特式建筑与德国传统村镇建筑装饰手法的结合,此建筑主要是德国文艺复兴式复古风格。 该建筑的南立面横向采用了三段式构图:蘑菇石台基、米黄色的二三层墙身、折线式坡屋面。纵向为五段式划分,东端两段为凸出主体一段距离。最东端的山花高高耸起,而西端的山花虽然同东端的山花形式一样,但高度却很低。南立面上的细部装饰是整幢建筑中最精细、最繁多的,采用了德国民族浪漫主义的典型装饰手法与图案。窗套、建筑主体的转角和门楼转角处、台基等装饰线条丰富,富有弹性。红色的陶瓦、米黄色的墙面、浅褐色的蘑菇石台基加上周围环境的绿树,色彩显得极其雅致秀丽。坡屋顶互相交错组合,钟楼在垂直序列上达到了高潮,统率着整体,丰富了屋顶的轮廓线。 德国警察署采用了德国乡村教堂的形式,尺度不是很高大,并且运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手法。一层的弧券窗套与二层的平券窗套互相对比;一、二层的大窗户同钟楼和东南侧的窄长条形小窗户形成了对比;高耸而陡直的蒙沙屋顶与形状小巧且各异的老虎窗、通气孔、烟囱形成对比;红、黄相间的仿“半木构”的直线花饰与钟楼塔尖的复曲线形成了对比;门窗周围使用的红砖镶边与米黄色的墙面形成了对比:高直的钟楼与建筑主体的高度形成了对比,以此来衬托钟楼的高度,而建筑的主体显得体量不是很大,尺度适中,给人轻松和明快的印象。同时,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光线效果变得微妙,虚实相问,显现出设计上的精细部分,使建筑图案显得更加生动而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德国警察署没有采取新古典主义或新巴洛克风格来与古典主义风格的总督府相协调,而是采取了带有一定德国民族浪漫主义色彩的文艺复兴式复古风格。虽同总督府大楼均为统治者的权力机构,但总督府大楼的门窗很高大,室内开敞明亮:构图为古典对称式,显示出建筑物的沉稳凝重i细部处理严谨但生硬,却显示出德国建筑严肃性格的一面;而德国警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