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不同术式的神经移位至桡神经的临床与基础分析.pdf

不同术式的神经移位至桡神经的临床与基础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术式的神经移位至桡神经的临床与基础分析

中文摘要 目的①明确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在上臂的解剖学特征。设计合理的肋间神经选 择性移位挠神经术式。 ②比较动力神经移位至桡神经不同部位的疗效区别。 方法①取成人上肢标本36侧,从腋部和上臂内找出桡神经近侧段,沟内、沟外 段,以大圆肌肌腱(背阔肌肌腱)止点下缘为标志,测量肱三头肌各肌支 的发出点、入肌点高度和各肌支长度,测量不同平面内桡神经各肌支的直 径和面积比;进行桡神经主干内的显微解剖,测量各肌支的无损伤分离长 度,将各肌支于无损伤分离最高点切断,观测其近端与各肋间神经远侧端 的距离;观察各肌支在神经干内的分布方位,所得数据作统计分析。另用 6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取材后,HE染色,对桡神经和肱三头肌各肌支进行 有髓神经纤维计数。 ②随访到自1997年至2000年间,我院用肋间神经或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 至不同部位的桡神经术,治疗全臂丛神经损伤的36例病例,平均随访时间 42.39月,计算肌力恢复的有效率,用精确四格表法统计。 腱)止点下缘近侧7.36±2,68mm,入肌点距大圆肌腱止点下缘远侧39.46 mrll、3.53士10.06 分别距大圆肌腱止点下缘远侧9.43士7.76 112I/1,内、外侧头 n-fin、65.81士30.65 肌支长度分别为66.08士30.98 mm,长头肌支和内、外侧 mm\1.99×0.67mm、 头肌支在大圆肌腱下缘的横径\纵径分别为0.97士0.29 mnl 1.21士0.49 k2.33土0.64rnnl、0.87士0.33mirl\1.78士0.55 mm,面积比分别 出细的短小支垂直入肌:在长头肌肌支的无损伤分离最高点平面,干内的 分布方位为:长头肌肌支位于后内侧,内侧头肌支位于后侧,外侧头肌支 位于后外侧。长头肌肌支的有髓神经纤维数是2603.33±467.12根,占桡 神经主干的18.11%。 ②本组总有效率为55.56%(20/36);在恢复伸肘功能时,以神经移位至桡 神经主干组和移位至肱三头肌肌支组的有效率高,分别为62.5%(5/8)、 100.00%(4/4);在恢复伸腕功能时,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至桡神经发出肱 三头肌肌支后的沟内段的有效率最高,为75.00%(9/12)。 结论①长头肌支有较固定的发出点,发出点到入肌点距离较短,无损伤分离平 面高,无损伤分离后的近侧端可与第3~6肋间神经直接缝合,适合于肋间 神经移位重建肱三头肌功能。在上臂,除大圆肌肌腱止点下缘近侧1.5cm 到远侧2.5 cm的范围外,从桡神经外侧分离是安全的;在手术时应避免过 度向前外侧牵拉肱三头肌。 ②移位至桡神经主干术和至肱三头肌肌支术的伸肘功能恢复佳;健侧颈7 神经根移位至桡神经沟内段术的伸腕功能恢复最好;年龄小于30岁有利于 桡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 桡神经 肱三头肌 肌支 上臂 解剖学 手术 臂丛神经损伤 肋间神经移位健侧颈7神经根桡神经 英文摘要 observetheanatomicalfeaturesofbranches the innervating Objective①To triceps arm selectivetransferof brachiimuscleinthe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