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理和阿远.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锺理和阿远

鍾理和小說內容分類 (二)個人生活的經驗 (1)〈貧賤夫妻〉:寫「我」和平妹生活的艱辛。「我」在住院三年回來後,家產幾乎變賣一空。爾後「我」主內,整理家務,平妹則主外,造林做工,因收入微薄,還不惜冒著被捉的危險,盜伐山林,窮困色彩濃厚。 (圖片來源:鍾理和紀念館) 鍾理和小說內容分類 (二)個人生活的經驗 (2)物資缺乏的窮困窘境還散佈於許多篇章之中,如〈夾竹桃〉中描寫因為幾塊媒失竊而大打出手。〈門〉中因未能為待產的妻子準備充足物資而難過不已。〈竹頭庄〉中村人沒米飯吃,只能吃蕃薯簽,甚至番薯簽給小孩吃,大人只吃番薯葉。〈耳環〉中寫因為貧窮,沒有一床溫暖的棉被,使得阿順伯母凍得整夜睡不著。這些都是因為物資極度缺乏,所導致的窮困破敗,令人不勝唏噓。 鍾理和小說內容分類 (二)個人生活的經驗 4.疾病 〈閣樓之冬〉及〈楊紀寬病友〉描寫兩個病友生病後感人的故事。病友邱春木因付不起昂貴的醫藥費而放棄治療,而楊紀寬得到肺癆,雖擁有強烈的求生意志,但終因病重,也不敵病魔。文中看人性堅強感人的一面,也看到生活中無情的現實面相,這似乎也是鍾理和面對病魔肺結核的寫照。 鍾理和小說內容分類 (三)農村、農民與鄉居生活 農村、農民與鄉居生活 1.戰後台灣農村的素描: 〈故鄉〉四部(〈竹頭庄〉、〈阿煌叔〉、〈山火〉、〈旱〉):寫戰後台灣農村的衰敗、凋敝,是戰後台灣農村的素描,四篇都反映出台灣光復不久的台灣社會共相,亦有美濃一地的客家農村殊相,一般認為有史料的價值。 鍾理和小說內容分類 (三)農村、農民與鄉居生活 2.描寫不同典型的農村人物 (1)〈阿遠〉:描寫一位精神異常又勤奮踏實的客家婦女,她是個有用的生產者,每天為飽牛,卻飽受鄰人欺負,又差點慘遭丈夫以牛換人變賣,深具人道關懷,悲天憫人的色彩。 (2)〈假黎婆〉:描寫一位嫁入平地的原住民婦女-假黎婆,藉由和孫子的相處,刻劃出她那充滿愛心和保有原住民文化的特點。 鍾理和小說內容分類 (三)農村、農民與鄉居生活 3.描寫農村優美景致 (1)〈笠山農場〉:以笠山農場的興衰為背景,農場原本種植咖啡,卻經歷道路受阻、農場主人劉致遠死亡、工人遭綑綁毆打而易主,表現日據時代台灣客家農民生活。即便經歷殖民的不堪境地及天災人禍的蹂躪,農場卻依舊擁有美麗的風景,透過客家農民的勤奮與真摯的情感,讓人與山村共同營造出「笠山」這一個如詩如畫的世外桃花源。 鍾理和小說內容分類 (三)農村、農民與鄉居生活 (2)〈做田〉:描繪出一幅尖山農村的風情畫,中央山脈那層層的峰巒,加上潔淨的天空,以及雲、山的倒影美麗無暇,讓人眷戀傾心不已。而犁田的牛,以及一邊蒔田,一邊唱著山歌的年輕女子,也讓尖山裝點著滿滿活潑歡樂的氛圍。山與人共同織點出客家農村的萬般風情。 鍾理和小說內容分類 (三)農村、農民與鄉居生活 4.描寫鄉居生活 (1)〈草坡上〉:描寫所飼養的母雞因被妻宰割,小雞因不見母親而悽厲鳴叫著,妻想到自己的小孩,而將孩子緊緊抱在懷中,全家遂特別照顧這隻不幸的小雞。 (2)〈蒼蠅〉:描寫一個沉悶慵懶的午後,一對情人在屋後的果園約會的過程。 問題與探討 鍾理和小說的內容可分為那幾類型?你最喜歡的是那一篇?為什麼? (圖片來源:鍾理和紀念館) 鍾理和〈阿遠〉 博雅學院 翁小芬老師 鍾理和作品概述 鍾理和〈阿遠〉 引言 鍾理和自十六歲開始創作,作品以小說為主,多寫自身生活經歷,自傳色彩濃厚。早期多篇題材寫受到日本殖民的台灣人在中國的感受。戰後的題材則以樸實的文筆記錄五○年代貧窮的台灣農村,以及對同姓不婚、貧病交迫的奮鬥歷程。在農民文學的寫作上,著重農村和農民形象的描繪,將鄉土色彩表現得淋漓盡致,可視為「農民小說」的代表。 全部作品收錄於《鍾理和全集》。 (圖片來源:鍾理和紀念館) 鍾理和寫作歷程 西元一九三0年,十六歲:曾撰〈台灣歷史故事〉、〈考證鴨母王朱一貴事蹟〉等,原稿散軼不可考。開始廣泛閱讀古體和新體小說,作短文〈由一個叫化子得到的啟示〉和未完成長篇小說〈雨夜花〉,原稿已不存。 西元一九三六年,二十二歲:參加屏東郡教育課的登山隊,後來寫成〈登大武山記〉。 鍾理和寫作歷程 西元一九三七年,二十三歲:寫〈理髮匠的戀愛〉。 西元一九三八年,二十四歲:寫〈友情〉,未完成。 西元一九三九年,二十五歲:寫〈都市的黃昏〉,後改寫成〈柳陰〉。 西元一九四一年,二十七歲:寫〈泰東旅館〉,未完成。 西元一九四三年,二十九歲:寫〈游絲〉。 鍾理和寫作歷程 西元一九四四年,三十歲:寫作〈新生〉、〈薄芒〉、〈夾竹桃〉及〈生與死〉。並以筆名「江流」發表於《台灣文化》第一卷第一期。 (圖片來源:鍾理和紀念館) 鍾理和寫作歷程 西元一九四五年,三十一歲:在北平馬德增書店出版生平第一本創作集《夾竹桃》,內含有〈夾竹桃〉、〈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