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科技大学 ★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 建立起来的滴定分析方法。 ★一般以氧化剂命名:KMnO4法、K2Cr2O7 法、碘(量)法等。 ★氧化还原反应历程复杂: 酸碱、络合反应 — 瞬间完成、历程简单。 氧化还原反应 — 电子转移反应、分步完成、反 应速率慢、副反应多等。 7.2.1 滴定终点的两种指示方法: ①仪器法:通过测定滴定过程中电位、电 流等的变化 。 ②指示剂法:利用化学计量点时指示剂颜 色的突变。 7.2.2指示剂分类: (1)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颜色。滴定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使指示剂由一种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形态,同时伴随颜色改变。 例: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 (3)专属指示剂 可溶性淀粉与游离碘生成深蓝色配合物。淀粉为碘法的专属指示剂。 “I3-·淀粉”—蓝色吸附配合物 当I2溶液的浓度为:5?10-6mol/L时即 能看到蓝色。 7.3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天津科技大学 *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室 天津科技大学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7.1 氧化还原平衡 7.2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7.3 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7.4 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7.1 氧化还原平衡 7.1.1 概述 半反应和电对: 氧化还原反应由两个“半反应”组成。 例如: Cu2+(aq) + Zn (s)??Cu(s) + Zn2+( aq) 氧化半反应:Zn (s)-2e- ??Zn2+(aq) 还原半反应:Cu2+(aq)+2e-??Cu( s ) 电对的表示方法: “氧化型/还原型” 例如:半反应:Cu2++2e-→Cu 电对:Cu2+/Cu 半反应:Zn→Zn2++2e- 电对:Zn2+/Zn 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有两个电对构成: Cu2+ + Zn → Cu + Zn2+ 氧化型(1)+还原型(2)→还原型(1)+氧化型(2)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两个电对之间的电子转移。 1.能斯特 (Nernst)方程式 电极反应为: Ox+ne-→Red 7.1.2 条件电势 考虑离子强度时, 计算HCl溶液中Fe3+/Fe2+体系的电势时,由能斯特公式得到: α为Fe的副反应系数 当电对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分析浓度均为1mol·L-1时,可得到: E?′称为条件电势。 注意: 附录表16中列出部分氧化还原电对在不同介质中的条件电势,均为实验测得值。 当缺乏相同条件下的条件电势时,可采用条件相近的条件电势数据。 条件电极电势与标准电极电势差异很大。如1.0mol/L H2SO4溶液中Fe3+/Fe2+电对的条件电势0.68v,标准电势为0.77V。 例7.1计算1mol/L盐酸溶液中 时 电对的电势。 解:1mol/L盐酸介质中 7.1.3 氧化还原平衡常数 平衡时: p为n1和n2的最小公倍数;K为平衡常数。 若考虑副反应影响,则以K’代替K: 7.1.4 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 由化学计量点时氧化态与还原态浓度的比值表示。 可以根据平衡常数求得。 例7.3 计算1mol/L HCl介质中,Fe3+与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已知 解:反应为 2Fe3++Sn2+= 2Fe2++Sn4+ n1=1,n2=2,则p=2 K’=2.0×1018 7.1.5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反应物浓度 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 例如,在酸性溶液中,K2Cr2O7和KI反应: 增大I-的浓度或提高溶液的酸度,都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 对大多数反应,升高溶液的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通常溶液温度每增高10℃,反应速率 约增大2-3倍。如KMnO4与H2C2O4反应,加热到75-85℃,反应明显加快。 3.催化剂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有很大的影响,在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中体现出来。 7.1.6 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分析化学课件)第二章(硫酸--强氧化性、脱水剂).ppt
- (分析化学课件)第二章试样的采集与制备.ppt
- (分析化学课件)第六章(分析中常用的络合物).ppt
- (分析化学课件)第六章(络合物MY的副反应).ppt
- (分析化学课件)第七章(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件)第六章(提高滴定选择性的途径).ppt
- (分析化学课件)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件)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件)第三章(误差与偏差).ppt
- (分析化学课件)第三章(误差的传递).ppt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