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和实验 医学杂志 2008年11月 第7卷 第11期 ·175· 中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于莉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 中医教学应从传统医药文化的层面来揭示儒家思想的社会功能,既继承优秀传统,又弘扬 “与时俱进”的时代 精神 ,探索新形势下儒家思想与高等中医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最佳道路,古为今用,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 中医教学 德育 教育 中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 标准,就要向内不断要求 自己,提高道德素质,落实到 自己的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儒家思想的渗透,哺育了历代医家高 中,并指导实践。晋代名医王叔和 《脉经 ·序》中云:“医药为用, 尚的道德,严谨的作风、高超的医技。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接 性命所系。”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自序》中严厉批评了 “按寸不 受中医的宝贵遗产 ,是包括医德和医术两方面的 j。在对中医 及尺 ,握手不及足”、“相对斯须,便处汤药”的草率做法 ,而应做 药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 中,高等中医在 “古为今用”为借 到 “无一病不究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的 鉴原则的基础上,从传统医药文化的层面来揭示儒家思想的社会 严谨的医疗作风。孔子谓 :“人而无恒 ,不可以作巫医”。(《论语 功能,整理和弘扬传统文化,在中医教学过程中教书和育人相结 · 子路》)身为医者,必须有勤奋学习的热情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合,这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工作 ,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清代吴鞠通指出:“天下万事 ,莫不成于 选择地继承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思想,把它作为当代文明发展的营 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跋扈之才, 养元素,善莫大焉。 实足以败,断无可成。有德者必有不忍之心。不忍人之心油然而 1 仁爱之心 出,必力学诚求”(《医医病书》)。他愤慨叹道:“呜呼 !生 民何 许慎在 《说文解字 ·人部》中云:“仁,亲也。从人从二。”段 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 玉裁 《说文解字注》日:“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从二。” 医也”(《温病条辨 ·自序》)。 “仁”的观念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含义有二:一是 “仁者,爱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用 “仁者 ,爱人”之心去 人”。爱人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对他人 的关心、爱护、理解、 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用 “仁者,人也”之心去要求 自己, 尊重、包容、宽容、礼让等。中医十分重视医德,强调医学是一门 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到 “大医精诚”。就近处而言,有了仁爱之 “非仁爱之人 ,不可托也”的科学。 “医乃仁术”,要求对任何患者 心,同学之间就能够相互关爱、友善、包容 ,人际关系融洽,有利于 都要竭尽全力,给予关怀和救治。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 《千金 形成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班级氛围,有利 要方 ·大医精诚》中有一段极为诚恳地告诫:“凡大医治病,必当 于构建和谐班级。就长远而言,以古代医家的仁爱之行作为榜 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 样 ,苦病人之所苦,不分贫贱,平等对待,不贪私利,有利于构建和 有急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 谐医患关系,也是对利益冲突 日益紧张的医疗环境的有效伦理引 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又说到 “见彼烦恼,若己有之”, 导。 苦病人之所苦。宋濂在 《丹溪先生墓志铭》中记载了金元四大家 2 以 “和”为贵 朱丹溪的事迹,“四方以疾迎候者无虚 日,先生无不即往,虽雨雪 和,本义为音乐的和谐 ,是不同的旋律、声音和谐地组合在一 载途,亦不为止。”东汉张仲景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起,指和谐、和平、祥和,它是事物的 “多样统一”造成的和谐与互 “乃立志从医”以及李时珍 “寿国以寿万民”都体现了救死扶伤、 补,能使万事兴旺。“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孔子 济世救人的宗旨。这些无不是中医 “爱人”的表现。 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而礼的推行和应用以和为 另一含义是 “仁者,人也”。朱熹注 《孟子 ·尽心下》认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