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暨清华大学出版社–斯普林格纳米研究奖论坛.PDFVIP

浅析暨清华大学出版社–斯普林格纳米研究奖论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学术会议】纳米含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参加第11 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 暨清华大学出版社–斯普林格纳米研究奖论坛 作者:黄兵 文章来源:图文均来自基因中心 纳米含能材料与器件团队 发布时间:2016-06-28 会议背景简介: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命科学等问题,是我国实 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经济与尖端科 技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能源储存、环境治理、 医用材料等领域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中美华人纳米论坛自从第一届于2006 年创办以 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其影响力在短短几年迅速扩大,并成为纳米科技与材料 领域具有显著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会议。纳米论坛成功地促进了中美华人科学家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旨在为学者、专家、研究所和公司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和研讨纳米科学 与技术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 2016 年6 月 18 至6 月20 日,由中美华人纳米论坛组委会主办,南京大学、美国杜 克大学和美国埃默里大学承办,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Nano Research 期刊协 办,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基金委、国家外专局等支持的第11 届中国华人纳米论坛 (The th 11 Sino-US Symposium on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暨清华大学出版社–斯普林 格纳米研究奖论坛 (TUP–Springer Nano Research Award )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恩玲剧场 成功召开。来自全世界纳米材料领域的中美华人大牛们齐聚一堂,为我们奉上了一场精 彩绝伦的学术盛宴。本次论坛邀请的重量级嘉宾包括:美国科学院新科院士杨培东教授 和戴宏杰教授、美国工程院新科院士鲍哲南教授(包括新科外籍院士江雷教授)、Stanford 大学崔屹教授、Northwestern 大学黄嘉兴教授、Brown 大学孙守恒教授、Iowa State 大学 吴屹影教授、Case Western Reserve 大学戴黎明教授、澳大利亚Monash 大学李丹教授、 新加坡Nanyang Technology 大学张华教授等,以及国内的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清华大 学李亚栋院士、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雷 院士、厦门大学郑南峰教授、南京大学聂书明教授、浙江大学彭笑刚教授、中国科技大 学吴长征教授等。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400 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会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 11 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于6 月 18–19 日举 行,包括二维材料、纳米催化、纳米生物医药和纳米能源四个主题;第二部分是清华大 学出版社–斯普林格纳米研究奖论坛,于6 月20 日举行。与往届论坛不同的是,主办方 别出心裁地安排了Panel Discussion 环节,组织大牛们就所从事领域的热点问题和主要 难题开展深入交流并与台下参会人员进行互动。接下来,团队参会人员将带大家一起回 味这场科研盛宴的精彩瞬间,并重点介绍Panel Discussion 环节大牛们的独特见解。 2016 年6 月18 日上午 主题:二维材料 第一报告:刘忠范院士的“2D Nanocarbons: attraction, reality and future”。刘院士的 报告介绍了自己课题组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二维碳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 展方向。刘院士认为,碳材料的研究应当理性,应当想想碳材料在维度问题上的分类以 及背后的科学内涵和信息,尤其是产业化问题,需要政府的合理引导,也需要企业的理 性发展。随后 Feng Wang 教授做了题为 “Probing Dirac electron physics in graphitic materials”的报告,王欣然教授做了题为 “Exploring organic semiconductors at the two-dimensional limit”的报告,Hongtao Yuan 教授的报告题目为 “Electric control of spin-coupled valleytronics in layered metal dichalcogenides”。 第一个主题的Panel Discussion 环节由刘忠范院士主持,段镶峰、刘杰、郭万林、 魏飞、张华、李丹、张峰等教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