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展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优势及对策
发展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优势及对策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使以肉、奶、绒为显著标志的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
一、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资源优势
(一)土地资源优势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位于北纬37°30′至53°20′,东经97°10′至126°02′之间,从东到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北跨距1700多公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面积居全国五大牧场之首,东起大兴安岭山地,西至居延海,广袤无垠的草原东西绵延2000多公里,总面积达8700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6818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21.76%。这些资源是发展具有特色的草原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的良好基础。内蒙古自治区2005年底实有耕地面积735.1万公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以东和阴山山脉以南的西辽河平原,嫩江两岸平原,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和广大丘陵地区。
(二)原材料优势
从全国范围看,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具有原料上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从产量上看,内蒙古自治区羊绒产量居世界第一,羊毛、牛奶、牛羊肉的产量在全国也名列第一位。同时,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地理位置独特,从东向西可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个干湿地区,从南到北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三个温度带。不同的带区和不同的水热组合,使内蒙古自治区拥有良好的农牧业生产条件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是全国著名草原,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畜种资源,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阿尔巴斯白山羊、阿拉善驼等优良品种,在区内外闻名遐迩。丰富的高品质畜种资源为内蒙古自治区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适于农作物生长的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等多样性土壤地带和可利用的地上地下资源,从而形成内蒙古自治区乃至我国北方的重要粮仓。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多达25类,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莜麦、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蓖麻、密瓜、黑白瓜籽等,许多具有内蒙古自治区特色的品种,其中莜麦、荞麦、华莱士瓜颇具盛名。还有生产苹果、梨、杏、山楂海棠、海红果等耐寒耐旱水果的良好条件。
(三)市场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要结合资源优势、技术优势,还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实现资源――技术――产品――市场――效益的有效链接。从国内食品消费市场来看,由于人口众多、人们生活水平正在从温饱向小康迈进以及农村市场蕴涵的巨大潜力,可以预见,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消费支出比重虽然在下降,但绝对额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不断增长,农畜产品的国内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从国际市场来看,资料显示过去20多年,世界人均农畜产品消费量平均增加了3.46%,到2020年,农畜产品消费都将保持增长的大趋势。如果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出口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大技术投入、注重食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完善检疫体制,农畜产品的国际市场有望打开并迅速扩大。以纺织品为例,国际市场上对高档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因此,羊绒及羊绒制品的出口己成为具有内蒙古自治区特色的第一大出口商品。
二、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中的优势产业
(一)乳品加工业
2006年,全区奶牛存栏达到301万头,居全国第1位;牛奶产量达880.45万吨,居全国第1位;全区乳制品产量345.76万吨,其中液体奶产量310.1万吨,居全国第1位;实现销售收入224.95亿元。伊利、蒙牛两大企业在同行业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两企业全年加工牛奶400万吨以上,日收奶量均超过5000吨,两大企业液态奶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稳居全国同行业前2名。在生产工艺方面,目前伊利、蒙牛两大企业的主打产品超高温灭菌奶和乳酸饮料均采用超高温灭菌和无菌灌装工艺,设备均采用世界两大饮料包装巨头利乐和康美制造的无菌包装机械设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伊利、蒙牛成为全国乳品行业的老大,伊利公司被国家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食品工业二十大著名品牌”称号,其生产的纯牛奶产品获得了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发的《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合格产品证书》,是国内乳品行业首家获得此荣誉证书的乳业集团;液态奶产品被批准使用“3?15”标志,成为国内首家使用这一标志的乳品企业。而蒙牛乳业更是以其“火箭速度”获得了极高的品牌信誉,在2006年中国品牌发展年度报告中“蒙牛”位居民营企业品牌价值榜首,与海尔共同入选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同时还在《企业公众形象报告》中摘取“2006最佳企业公众形象奖”,并入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