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机遇就在眼前刘乃强面对当前的漫长经济困境,很多人第一个反应 .PDFVIP

经济机遇就在眼前刘乃强面对当前的漫长经济困境,很多人第一个反应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机遇就在眼前刘乃强面对当前的漫长经济困境,很多人第一个反应

經濟機遇就在眼前 劉廼強 面對當前的漫長經濟困境,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加強與內地聯繫。於上一次經 濟危機中,我是少數大力鼓吹北上「逃荒」的人。在二零零四年開始了CEPA 之 後,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已經不再是異端,最近更有人進一步提出「經濟一國」 之說。 CEPA 落實了五年,現在已經進入第六階段,但是客觀地說,效果遠未如理想。 只有主要是一些傳統食品及中藥工廠借免稅之利,出口到內地。因CEPA 而設廠 在香港生產,或者工序回流的,幾乎絕無僅有。服務方面,CEPA 最大得益者, 主要是物流公司,其他行業,未見踴躍。原因說來話長,有機會再作討論,這裡 只想指出,當前情況就是如此。內地經濟明年維持較高增長,但是只要出口不景, 香港仍然一無得益。香港在珠三角的廠商如何開闢內地市場,固然是一個重要課 題。但是縱使它們能成功拓展內銷,對香港的就業和經濟增長,也不見得有幫助。 要解決香港經濟問題,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問題出在那裡。一言以蔽之:問題出於 「空洞化」。過去三十年,香港許多行業的資金、人才、技術等,都長期往北流, 使到香港的經濟基礎不斷收窄,光是傳統四大支柱產業,就佔了國民產值近三分 之二。主政者一碰到問題,就繼續收縮:董建華由多中心收到四支柱,曾蔭權更 企圖只發展金融業。他最近訪問英國,當知道今天金融業一枝獨秀的倫敦,失業 率已達兩位數,打擊遠比香港嚴重。 1 我在這裡曾多次提出,香港經濟的出路在於「充實化」。顧名思義,這是對過去 長期「空洞化」的補償。開始時,我的思路較集中於「總部經濟」之上:「根據 二零零三年政府的調查作伸延,估計現時約有七千家跨國公司在香港區域總部、 區域辦事處和本地辦事處,在亞太地區佔首席位置,遠遠拋離上海。政府和它各 昂貴的海外辦事處大可努力朝這七千家企業挖深,提升;往星加坡搶、往東盟、 歐盟和美、加、澳、紐等英語國家去作巡迴推介。尤其是東盟十國,將於二零零 八年開始提前享受世貿優惠,加上香港的地緣優勢和傳統上的人脈關係,更要優 先搶攻。以中國的吸引力和香港的優勢,一年之內把數目番一翻,絕對有可能。」 後來更加上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元素:「而香港經濟『充實化』的最佳方案是 大量吸引內地計劃要『走出去』的企業於香港設國際總部。因此,特區政府將要 開發的,不是新住宅區,應該是『搵食』的地方,是內地十分流行的CBD (commercial and business district) 商貿區,以安置國內和國際跨國企業的總部。 1 總部經濟經濟啟示錄下一個十年「經濟篇」。下文所引,都 來自這三篇。 1 我最近建議開發新界西北,就是這一思路。」以及香港本地「產業提升」與「產 業轉型」等新元素。 這裡我想特別談一談工業問題。香港許多人,特別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出生的一 輩,他們從經驗出發,堅持香港不能沒有工業。我不是不贊成發展工業,因為這 畢竟也是充實化和多元化的一個部份。只是今天香港的GDP 有百份之九十三是 服務業,工業大概不到百份之三。我們落力再促進一下,翻它一番,到百份之六, 根本改變不了大局,也不可能提供很多就業,不值得提供太多優惠。 跟據最新的看法,一般的工業,從原料轉化為製成品的真正「製造」環節,只佔 整個增值鏈的三十不到,其餘的從研發、採購,到物流、財務等,都是服務。與 其斤斤計較要從新引進工業,倒不如繼續發揮香港自身的長處,這便帶到我們一 班朋友最近提出的「珠三角都會圈」的概念。「香港作為服務城市,與區內其他 九加一個城市完全融合,並非產業分工,而是產業鍵的分工。這是功能的分工, 而非產業分功。從上游的開發、設計、融資,到下游的展銷、出口等,都與整個 地區經濟密不可分。香港的優勢在於信息、國際關係、法治、專業標準和精神, 都得以駕輕就熟的發揮。」2珠三角的產業十分繁雜,經濟基礎十分廣闊,只要 從融合的角度作分工,珠三角有多少種產業,理論上香港就可以有多少個接口, 香港到處都是充實化的機遇,遍地都是這樣那樣「中心」。就業機會絕不缺乏, 各方面的人才,都有需求。這才是香港「再工業化」的最佳出路。 因為香港現有的服務業基礎,本身已經具備了很多充實化的條件,而且朝這方面 發展,也毋須大量投資,和搞修建期很長的基建;理論上,香港可以很快作出轉 型,收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目前轉型之還沒有明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