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钙蛋白的发现和肌肉舒张ca 学说的确立——怀念肌肉 - 生理学报.pdfVIP

肌钙蛋白的发现和肌肉舒张ca 学说的确立——怀念肌肉 - 生理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肌钙蛋白的发现和肌肉舒张ca 学说的确立——怀念肌肉 - 生理学报

生理学报 Acta Physiologica Sinica, December 25, 2006, 58 (6): 611-613 611 肌钙蛋白的发现和肌肉舒张Ca 学说的确立——怀念肌肉生理 学家江桥节郎先生 * 徐 科 ,陈 明 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生理研究所 据日本生理学杂志(2006; 68: 315-317)报道,世界知名肌肉生理学家江桥节郎先生于2006 年7 月17 日 逝世。噩耗传来,不胜哀痛。我们是在学术上受到江桥先生熏陶和帮助的中国生理学科研工作者中的二 人。为了悼念江桥先生,我们从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中选出江桥先生发现肌钙蛋白(troponin)和确立肌肉舒 张Ca 学说的艰苦经历,撰此短文,以纪念江桥先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光辉业绩。正如江桥先生自己所 说,这项研究工作是经过了“失败、成功、好运和厄运”等等复杂曲折历程才基本完成的。我们认 为,这段经历应是江桥先生为后人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相信我国有志于生物科学的青年学者们定会从中 获得有益的启示。 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过程是普通人都能观察到的一个显著的重要生理现象,也是载入所有生理学教科书 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科书中关于阐述Ca 通过肌钙蛋白调控肌丝蛋白滑动收缩模型的分子机制,特别是 其中肌肉舒张过程的Ca 学说等内容是江桥节郎先生的研究成果。江桥先生发现的肌钙蛋白不仅开拓了肌 肉收缩与舒张的Ca 调节机制研究的新阶段,还引导了如钙调蛋白(calmodulin)等多种新蛋白的发现。江桥 先生也主要因此而成为世界知名的肌肉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家。他曾被聘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 学会海外会员,曾担任国际生物物理学会副会长以及国际药理学学会会长等职,他也曾被中国科学院上海 生物化学研究所聘为名誉教授。 江桥先生于1922 年生于日本东京,1944 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在学期间他曾被分配到药理 学教研室实习。这一偶然事件使年轻的江桥节郎结识了那时还是讲师、后来成为引领他进入肌肉生理学和 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恩师——熊谷洋(Kumagai, H )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 年,江桥先生 又回到东京大学医学部药理学教研室工作。熊谷洋先生建议他进行平滑肌的电生理研究。这项工作后来 虽因生病住院而中断,但此后江桥先生便与肌肉生理研究有了终生不解之缘。据他回忆,在1950 年前 后,他在寻找研究方向过程中曾对3 则文献特别关注过:(1) Hodgkin AL and Katz B (1949)建立 Na 学说的 早期论文。年轻的江桥对此论文虽曾欣赏备至,但考量之下认为,电生理方面的研究难以涉足;(2) Burn JH (1950)关于local hormone 的一篇综述。他曾在此文启发下开始制备choline acetylase 用来进行acetylcho- line 调节心脏收缩的研究。关于此制备工作还曾在Nature 上报道过,但当他意识到acetylcholine 应是通过 心肌细胞膜起作用的,便放弃了这一研究方向;(3) 1947 年曾读过油印版的 Szent-Györgyi 著“Chemistry of Muscular Contraction ”一书而受到感动,但只是在读到该书第二版(1952 年版) 时方对附录中的甘油化 肌肉制备发生了兴趣,便选定以它为对象而着手工作。 江桥先生和博士生藤田完吉按文献所述,用50% 的甘油浸泡法制备了甘油化肌标本(注:经甘油化处 理后,肌细胞膜被破坏,大部分肌浆流失,但肌丝结构仍保存完整) 。他们观察到,标本虽可在ATP 作 用下收缩,但用生理盐水冲洗却不能使其舒张,因而便一度认为这是非生理性收缩,即标本已发生了蛋 白变性。这时从一位友人处得知,Bozler E (1951) 已报道过高浓度的ATP 可使该肌标本舒张。经他们两 人测试后,确系如此。这又提示了该肌的ATP 收缩不是非生理性收缩。于是便考虑到,这是否因为在 *E-mail: ztmei@ 612 生理学报Acta Physiologica Sinica , December 25, 2006, 58(6): 611-613 ATP 中含有它的分解产物ADP ,而由后者抑制了舒张。接着便制备了高纯度的ATP ,但它仍需高浓度方 能使收缩的甘油化肌肉标本舒张。因此在1952 年7 月前后他曾想过放弃刚开始的这项甘油化肌肉的研究。 这时又恰逢藤田君已完成学位论文而离去,江桥先生当时的情绪一度低落。 幸运的是江桥先生接着又进一步观察到,新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