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第25卷,第6期,2008年 l1月
JournalofZh@angSci—TechUniversity—
Vo1.25,No.6,Nov.2008
文章编号:1673—3851(2008)06—0737—05
罗伯特 ·弗罗斯特诗歌儿童群像解读
何庆机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 31O018)
摘 要 :梳理和分析了罗伯特 ·弗罗斯特诗歌 中四类儿童形象,即工业文明中的儿童,残缺家庭 中的儿童,荒原
中孤独的儿童以及嬉戏中成长的儿童,揭示了这些儿童形象所蕴含的文化、伦理 内涵。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在给
人类带来诸多便利和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不 良的影响——人与人之 间的冷漠,情感能力的衰退,
精神荒原中的孤独感;对儿童而言,一个健全而充满关爱的家庭是何等的重要 ,在残缺而冷漠的家庭中子女只能在
阴影中畸变。
关键词 :罗伯特 ·弗罗斯特;儿童形象;伦理;现代工业文明
中图分类号:I106.8 文献标识码 :A
0 引 言
美国现代诗人罗伯特 ·弗罗斯特的诗大部分取材于大 自然,取材于新英格兰的农场生活;素材取舍倾向
是人们将诗人看作是 自然诗人、田园诗人的主因。但这种归纳显然是过于简单化了,容易导致人们对诗人的
误解,忽视了诗人诗歌世界和诗歌艺术的复杂性,忽视了诗人探究人类生活本质的深度和广度,其中最为突
出的就是诗人诗歌中的儿童、家庭形象与家庭伦理问题。实际上弗罗斯特的不少诗歌,如 《圣诞树》
(“ChristmasTrees”)、《雇工之死》(T eDeathoftheHiredMan)等都被收入儿童诗集,或编入美国中学语
文课本,成为中小学生必读的作品。虽然诗人在诗歌中直接呈现的儿童形象的数量并不多,但却反映了诗人
对现代社会中儿童问题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深入思考。笔者在梳理这些儿童形象的基础上,着力分析诗歌中
的四类儿童形象,即工业文明中的儿童,残缺家庭中的儿童,孤独的儿童,嬉戏的儿童。笔者试图通过文本细
读,结合诗歌艺术特征的简析,揭示这些儿童形象所蕴藏的文化、伦理内涵,使我们看到一个更全面的弗罗斯
特,一个作为儿童诗人的现代派诗人。
1 现代工业文明中的儿童
弗罗斯特对新英格兰的牧场、农庄情有独钟,除了与他个人生活有关之外,与他对现代都市中的种种问
题的了解也不无关系。他正是通过书写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牧场、农庄的景象与其衰败来反映工业文明可
能给人类带来的问题。他曾说,在现代都市,人们互相厌恶,各种人际关系使他们疲惫不堪;他更加明确地认
为,“城市不适合儿童……。农村才是儿童的归属”[1]。然而,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即使是农村也无法逃避
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恶果;农村与城市一样,并不是儿童的乐园。将这一观点演绎到极致的是 《山间低
地》中的 《熄灭吧,熄灭》(“Out,uO t”)一诗。诗歌以近乎新闻语体的叙事笔调讲述了一个新英格兰伐木场男
孩被电锯夺去生命的故事,一首因故事的残忍而被诗人拒绝公开朗读的诗_2j。工业文明已经大大改变了这
个远离都市的伐木场,“场院里的电锯时而咆哮时而低吟”Djl盯。夕阳西下,那个 “虽说有孩子的心,但干的大
收稿 日期:2。08一O3—31
基金项 目:浙江省社科规划办常规性项 目(08CGWW010)
作者简介:何庆机(1966一 ),男,江西南昌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738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2008年 第 25卷
人的活”的男孩满心欢喜一天的活终于结束,晚餐正等着他;可就在此时,那电锯 “突然跳向孩子的手——似
乎是跳向——/但想必是他伸出了手。可不管怎样,/电锯和手没避免相遇。那只手哟!”_3J】碍。失去手的
男孩很快便停止了心跳。在这里,诗人通过措辞,句法的变化以及诗行视觉上的效果—— 电锯跳向、似乎是
跳向,破折号的使用等,迫使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怪异的事故。这象征着现代工业文明的电锯成为有生命的
力量,刻意去扼杀生命么?还是疲惫的男孩无意的举动让 自己失去了生命?抑或是男孩真的在潜意识中主
动向电锯 “伸出了手”?
喜欢含混(ambiguity)的弗罗斯特 自然不会给我们答案;我们也难以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得出一个惟一
的答案。惟一可以明确的是在工业文明带来的便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课 家居清洁与整理技巧 课件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劳动技术八年级下册.pptx VIP
-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 VIP
- T_WSJD 18.14—2021_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煤焦油沥青挥发物、焦炉逸散物中苯溶物的称重法.pdf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字帖.pdf VIP
- 湘2017J907 居住建筑节能65%围护结构构造图集.pdf
- 交通局交通安全培训.pptx VIP
- 西南财经大学答辩通用PPT模板.pptx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近代文学》教学大纲.pdf VIP
- 2024美妆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