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字.doc
古代汉语字、词、句
异体字(异形字,是相对于“正”字而言的)
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庄子·天运》
姜原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说,欲践之。《史记·周本纪》
迹与跡只是形体的不同,但所代表的音和义则完全相同。音同,义同,形体不同,就是异体字。
异体字在形体结构上的四种情况:1、结构类型不同。
泪(会意字)和涙(形声字)、繖(形声字)和傘(象
形字)。2、结构类型相同,但偏旁构件不同。迹与跡、唇与脣。3、结构类型相同,偏旁构件也相同,但位置不同。胸与胷、阔与濶、秋与秌。4、某些笔画略有细微的变异。朵与朶、污与汙。
异体字的相关解释
1、有些字,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在起初是完全相同的,对于那一个时期,它们是异体字,但到后来,用法和意义逐渐有了分工,那就不再是异体字而是两个不同意义的字了。喻和谕
2、有些字,读音相同,并具有相同的义项,但有些义项并不相同,这也不是异体字。预和豫
3、异体字的产生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它们的存在会造成一些负担。因此,现代汉语里已经整理了异体字,只是古代汉语已是既成事实,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了解和认识。
古今字
1古今字:不是汉字书体上说的古文字和今文字。而是指用字代词的一种情况。说与悦 辟与闢、避、僻。和“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字有关。
2两大类(一类是造字构形具有相承关系,一类是没有关系)(加注意符:辟与闢、避、僻或改换意符:说与悦 )身与娠 疲与羆 不与柎
3大多数异体字是一对一的关系:取与娶 弟与悌 知与智 赴与讣等,但也不全是:奉与捧 俸 采与彩 採 綵 不与 否 柎
4古今字的认定、及和异体字的区别
通假字
明明是甲字,却当做乙字来用。换句话说,本来应该写乙字的,但写成了甲字。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蚤通早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汉书·苏武传》畔同叛。
古书中,这种具有一定约定俗成性的借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叫做用字通假。所借用的那个字就是通假字(蚤和畔),被通假字所代替的字一般称之为本字(早和叛)
通假字的基本规律
同音替代(通假字和本字需相同或者相近)
完全同音
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赵威后问齐使》。振通赈,救济的意思。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斑白的意思。
声母相同(双声通假)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内通纳。
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莫通幕
韵母相同(叠韵通假)
遂散六国之从。从通纵,即合纵,指南北六国联合抗秦的策略。
趣和促 怡和嗣
通假和假借 古今的联系与区别
1假借和通假(依声托事,借音表意义)造字假借 用字通假
2通假和古今 古今是历时现象 通假是共时现象
3通假和本字之间一般不能逆推,但有个别现象可以。毋通无。由和猶。有些通假字可以代替好几个本字:适 通嫡谪 敵
好几个通假字可以分别代替同一个本字:详、洋阳通佯 还有传递性通假的。比如亡通无,无通毋。
但注意:在小学初中乃至高中教学过程中,往往古今字和通假字都一起被认为是通假字。
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扩大 缩小 转移 感情色彩等)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蒲松龄《狼》
古:大腿。今:屁股。
鱼肉 今义:鱼的肉; 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词:虚词和词性活用
(一)名词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赵威后问齐使》。
食:读SI(第四声),给予食物。
衣:读YI(第四声),给衣服穿。
名词用作状语
秋水时至(时,季节,但这里表示按季节)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隧,隧道,这里翻译成在隧道里)
(二)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带宾语,使宾语具有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所表示的行为或性状。
动词的使动用法
既来之,则安之。来:使……来;安:使……安居
向使(当初假使)四君却宾客而不内。却:使……退却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明:使……昭明
名词的使动用法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业:使……成功立业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
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侣,以…为侣、友: 以…为友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鄙:以……为鄙,把……作为边境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之:以之为异
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羞之:以之为羞
特定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倒装句式(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
判断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