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docVIP

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

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修复手术创面的疗效。方法1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均采用以背阔肌肌皮瓣及胸背动脉营养的脂肪组织联合移位来修复手术创面。结果1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经过6个月~3年随访,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扩大背阔肌肌皮瓣移位修复创面,克服了传统背阔肌肌皮瓣组织量不足的缺点,手术操作不复杂,成功率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扩大背阔肌皮瓣;修复创面;乳腺癌 ?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repairing operative wound by using extended latissimus dorsi(ELD)muscul ocutaneous flap afte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Methods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was carried out in 10 patients.And then the repair of wound was performed with ELD muscul ocutaneous flap in all patients.ResultsAll patients obtained the successful repair.All of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o 3 years and excellent effect were obtained.ConclusionModified latissimus dorsi musculocutaneous flap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 of volum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latissimus dorsi,and it is a safe and easy-manipulated surgical operation.? 【Key words】 Extended latissimus dorsi musculocutaneous flap;Repair wound; Breast cancer 目前,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仍有部分乳腺癌患者来院就诊时即为晚期,手术切除时留下的创面较大,伤口难以愈合。最近笔者采用扩大背阔肌肌皮瓣来修复创面,不仅彻底的切除了癌肿及腋窝淋巴结,而且利于创面的修复,也起到了一定的美容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52岁,平均年龄42岁,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应用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修复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手术创面。?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检查与皮瓣设计除去常规检查和有关肿瘤情况的检查外,重点检查健侧乳房和供区的情况。首先,检测背部可以利用的组织。将示指和拇指置于背阔肌前缘,提捏皮肤,估测可以利用的脂肪厚度。其次,检测背阔肌的功能。进行上肢夹收对抗试验,背阔肌功能良好者意味着胸背血管神经保持完整,未被损伤。? 患者站立位画出两侧乳房下皱襞、胸部分离范围和背部肌肉、脂肪皮瓣的切取范围。设计背部皮肤,皮瓣呈纺锤形,皮瓣宽度6 cm余,以能直接拉拢缝合为度。? 1.2.2手术操作切开背部皮肤,保留皮下约0.5 cm厚的脂肪,潜行剥离至肌肉、脂肪瓣的切取范围,其余脂肪保留在肌肉表面。皮瓣剥离时,要保持一定的皮下脂肪厚度,保护真皮下血管网,防止供区皮肤部分坏死。切取背阔肌及周围脂肪瓣时,保留胸背动脉的前锯肌分支,背阔肌止点完全切断,保护肩胛下胸背血管蒂。肌皮瓣游离后,经皮下隧道转移到胸前区,暂时固定。供区止血,放置负压引流管,拉拢缝合。术中注意保护胸背神经,避免以后肌肉失神经萎缩。伤口加压包扎时防止蒂部受压。? 1.2.3术后处理术后患侧肩下和臀部垫软枕,麻醉恢复后鼓励健侧卧位,以防止背部供区皮瓣受压坏死。术后第2天改为半坐位,开始下地活动。术后胸背部用胸带加压包扎,各引流管术后据情况予以拔除。? 2结果? 随访6个月~3年,1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后改良背阔肌肌皮瓣修复手术创面,术后无皮瓣坏死。2例胸部伤口感染,经及时换药和抗炎治疗后炎性反应消退。1例出现背部血肿,经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后痊愈。? 3讨论? 有效重建肌皮瓣血运保证皮瓣成活是肌皮瓣移植的关键环节,而尽可能恢复肌皮瓣的功能是其移植的目的??[1]?。肌皮瓣移植重建功能必须具备3个条件:移植物要有良好的血液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