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 强化电子信息工程特色.doc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 强化电子信息工程特色.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 强化电子信息工程特色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 强化电子信息工程特色历史:起步耕耘 特色发展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其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从起步之初就有鲜明的航空航天特色。1958年10月29日,北航航空无线电系正式建立,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航空电子类专业。1978年,该系被批准为国家第一批研究生招生单位,1980年更名为电子工程系。1981年电子工程系建立硕士点,1986年建立通信与电子系统博士点,1998年批准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2年10月为了推动通信与电子学科群的发展,优化学科布局,成立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50年来,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紧密结合创新国家和振兴国防科技工业的需求,不断强化空天测控通信、新航行系统、电子与信息对抗、航空电子综合、隐身与反隐身、天线综合、电磁兼容、高分辨率雷达探测与处理等方向,并于近几年新增星基导航与监视、网络感知系统与处理、空间光传输与探测、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学信息处理等方向,研制出:国内第一个Walsh遥测系统、我国第一幅星载真实数据SAR图像和机载3米分辨率图像、空天地一体化空中交通服务网关集群平台、大型紧缩场建造、先进遥测与侦收系统、符合中国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等一大批具有航空航天电子特色、解决国家急需的标志性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科学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军教授说:“学院从起步耕耘阶段至今,一直在走特色发展之路。在老一辈教师的辛勤耕耘下,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创造出了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二系精神,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新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五十春秋 桃李满枝 半个世纪以来,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一直视人才为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在教学上始终围绕质量工程和创新工程,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现有教师147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建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1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投入2000万元建设了教学实验实践中心。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0%以上,年龄结构呈梯次、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科学合理。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以通信和电子类学科群为依托,以培养认知能力为主,通过“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培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造就面向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创新人才和领导潜质的高级人才。“五十载办学桃李满天下,半世纪育人英才遍神州。”学院现有学生超过2000人,研究生与本科生比达到1:1,招生生源质量始终位于学校前列。毕业生就业质量高,供不应求,累计培养学生超过7000名,研究生超过2500名,为国防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近年来,学院本科毕业生上研率均超过55%,其中有10%以上的毕业生是出国深造。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9%以上,就业单位主要为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研究院所和国内外知名通信、IT企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历年均在99.5%以上,就业去向主要分布于电子、通讯领域的大中型国企、外企、科研院所,以及高校、政府机关、部队等。用人单位对该院学生的普遍评价是:“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目前,学院相当数量的毕业研究生已成为国家各行业的科研专家、技术骨干和高层管理干部。 在多方位、多层次、平台化、制度化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下,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在校生近年取得了全国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计5项,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共计79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专题邀请赛(也称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共计9项,北京市大学生EDA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共计87项等优异成绩。在学校的“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竞赛中,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于2004年~2006年连续3年捧得“冯如杯”,并于今年再次捧杯。 科研:科技创新 硕果累累 2005年3月28日,人民大会堂荡漾着国歌的旋律和热烈的掌声,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军从国家领导人手中领取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张军主持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是“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正是得益于该空中交通平台,在“911”撞机事件发生时,党中央和相关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到当时我国的3架民航客机在太平洋上空飞抵美国的情况。破解这一难题的过程,不仅见证了北航信息学科的成就与发展,更标志着我国在空中交通管理领域向前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这一成果只是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诸多科研成果中的一项。半个世纪以来,学院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