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2007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特点及启示
. . . .
.
.
.
2007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特点与启示
信阳高中 黄诚
2007年是全国高考文综实施第七年.2007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依据《考试说明》规定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坚持以热点问题为中心,突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与2006年相比,保持了应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又有微调,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指导思想,从总体上看,见以下分析简表:
一、试题分析简表
题型
中心问题
试题序号
分值
呈现形式
考 查 考 点
能 力 要 求
选
择
题
黄金白银的价格变动
24
4
文字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25
4
文字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股份制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消费税税目调整
26
4
文字
税收、消费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7
4
文字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机器人排除光缆故障
28
4
文字
意识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药品监管
29
30
8
文字
认识、联系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注民生
31
4
文字
矛盾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32
4
文字
政府职能转变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熊猫烧香病毒
33
4
文字
法律与自由、权利与义务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十一五规划
34
4
文字
人大、国务院职权、党的地位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多党合作
35
4
文字
政党制度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非选择题
我国制成品进出口贸易
39
32
图表
对外贸易
经济全球化
国际社会
我国的外交政策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⑶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⑷论证和探讨事物的能力
金迁都燕京
40
20
文字
物质与意识、联系、发展、矛盾、唯心主义、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⑶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⑷论证和探讨事物的能力
从表中可以看出,政治试卷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48分,非选择题52分,分数分布较合理。经济学分值34分,哲学分值36分,政治学分值为30分。选择题4:4:4,分布较为均衡,主观题经济两问、哲学两问、政治一问。对政治常识的考查与去年相比有所加强。文综试题总体难度大于去年。今年的文综试卷Ⅰ政治科试题基础和能力并重。命题充分强调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能力立意为主,以现实问题立意为中心,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强调了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的内容;强调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政治学科思维的考查,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1、从形式上讲,试题的总体布局基本没变,试题分布学科集中,自成一体。
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政治部分)的命题方式和风格基本稳定,在题型、题量、分值分配、考查方法、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以往试题基本保持一致。客观题12小题,从第24题到35题的分段出现说明注重学科内综合,非选择题第38题(1)(2)(3)问,第40题(5)(6)问分别围绕“我国制成品进出口贸易”和“金迁都燕京”两大背景材料集中出现。从考查形式上看,减少了题组,选择题只设一个题组,共2个小题,主观题5个小题保持不变,从题肢设置上看,12个选择题有10个组合答案,比去年增加了两小题,选择题仍以组合选择题为主。从情境材料上看,选择题材料进一步简化,主观题39题仍以图表材料出现,40题与历史共有材料,没有单独材料,但在审题时加大了难度。
2、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题不仅高度重视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首先强调了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了基础知识运用的综合程度,如25、26、29、34题以及39题的第(3)小题、40题的第(5)小题等。其次,加强了基础与情景材料的融合,注重了结合题目的具体情景进行新的提炼和概括,如28、31、32、33题以及40题的(5)(6)小题等。
从阅卷和得分情况看,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并不好,特别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方法上及运用基础知识上,与命题者的用意还有较大差距,这点必须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
3、突出以问题为中心的主体设计思路,注重考查学科重点、主干、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物理(粤沪版)公式大全最新版2016.doc VIP
- 2024年山西晋城市人民医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超全题库).doc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docx VIP
- 年产2.3亿片阿司匹林片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doc
- HOLLiAS MACS V6.5.2用户操作手册(火电版).pdf
- 宜昌市西陵区社工招聘笔试真题 .pdf
- 四川超高层商务楼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三排落地式脚手架).doc VIP
- NexION1000-2000系列简易操作指南.doc VIP
- 肿瘤专科护士理论知识考试题库600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