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 2月 河 南 中 医 February 2008
第28卷第2期 H AN TRADITI( JAI CHIr、JESE MEDICINE Vo1.28 No.2
运用《伤寒论》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探析
周英信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遵义 563004)
摘要:在《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为治疗慢性胃肠疾病的常用治法,将辛温或辛热药物与苦寒或苦辛寒凉药物合用,以开通气
机,祛寒化湿.泄热消积,降逆和胃。实践证明,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具有升清降浊、分消湿热、疏通气机之功。本文
首先阐明了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和寒热并用法的治病机刺,并针对仲景调和肠胃除痞、柔肝涩肠止利、清上温下降逆三法
在寒热并用法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伤寒论》;寒热并用法;调和肠胃除痞;柔肝涩肠止利;清上温下降逆
中图分类号: 22.23;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28(2008)02—0009—02
慢性胃肠疾病主要指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 难愈。病机为脾失健运,升降逆乱,阴阳失调,燥湿相悖,寒
溃疡、慢性胰腺炎、胆石症、慢性痢疾、局限性结肠炎等,大多 热错杂,虚实互见等。若太阳病误下,苦寒药物损伤脾阳,或
具有病程渐进、迁延难愈、常易复发等特点。临床多见寒热 素体脾胃虚弱,热由外陷而寒自内生,致寒热错杂,脾胃升降
错杂,如胃热肠寒,或肠热胃寒,或胃热脾寒,或肝热脾寒,或 失和,出现一系列气机逆乱、阴阳不和之症。病机以脾胃升
肝热胃寒等等 j。笔者在临床上以《伤寒论》寒热并用法治 降失常、寒热错杂为特点。其病因不外乎寒、热、湿几个方
疗慢性胃肠疾病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面,其性质则虚实并见,标本同病。施治用药,湿邪属阴,非
温不化,祛中焦之湿,须以燥法;湿热壅滞于脾胃,若囿于苦
1 寒热并用法诠释
温燥湿则有助热之弊,但以苦寒直折其热则又有寒凝湿留之
寒热并用法,又称辛开苦降法,是以辛温或辛热药物与 虞,惟以寒热并用法顺乎脾胃生理与病机特点。寒热并用法
苦寒或苦辛寒凉药物合用,达到开通气机、祛寒化湿并泄热 既按脾胃生理与病机特点选药,又符合古今复杂病症常用的
除积、降逆和胃的用药方法。寒热并用法具有升清降浊、分 相反相成配伍方法,善清湿热而疏通气机,以通为补。只要
消湿热、疏通气机的功效。该法则的创立,继承和发展了《内 分清寒热的轻重缓急,处理好寒热药物的数量与用量,药随
经》脏腑寒热错杂的理论。如《灵枢·师传》云“胃中寒,肠中 病变,灵活运用,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治当
3 《伤寒论》寒热并用法的具体运用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和“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张仲景作
了进一步论述,对脏腑功能失调、寒热错杂病机病证有了明 3.1调和肠胃除痞
确的认识,以寒热同用、清温补泻并施,治疗寒热错杂、阴阳 第149条:“伤寒五六日下之,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
不知、气机逆乱之疾,创立了寒热并用法的理论。 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
寒热并用法能调整气机升降,健脾和胃消痞,使中焦痞 宜半夏泻心汤。”方中半夏味辛苦,入脾胃经,辛开散结,苦降
结得开,气机升降得宜。寒热之药还可互相制约偏胜,如辛 止呕,燥湿和胃;干姜辛温散寒;黄芩、黄连苦寒泄热燥湿;人
温配以苦寒可免辛燥助热生火,苦寒配以辛温以防寒凉过 参、大枣甘温益气,健脾补虚;甘草补中气并调和诸药。全方
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单招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5读书心得:屏幕时代如何重塑孩子的自控力.docx VIP
- 中国艰难梭菌感染诊断、治疗与预防指南(2024)详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第14课《我们都是中国人》第2课时 这是我国的标志 教案设计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 湘少版四年级上册、下册的英语单词默写表.pdf VIP
- GBT 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 第1部分:一般指南.pdf VIP
- 煤炭掺配合同范本.docx VIP
- 汽车整体认识(汽车发展史)-精.ppt VIP
-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VIP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应用题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