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宏观调控初见成效 经济运行趋向正常
宏观调控初见成效 经济运行趋向正常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2010年9月底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2010年三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96(取值范围在1-9之间),与二季度持平。
调查表明,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不确定性尚难缓解和国内“两难”问题较突出的背景下,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运行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见图1)。
调查遴选了国内有代表性、对宏观经济有研究的100位经济学家,通过问卷了解他们对当前经济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并征求他们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及改革的建议。
此次参与调查的有巴曙松、常修泽、程永照、陈淮、陈浪南、陈兴动、陈宗胜、迟福林、丁宁宁、高善文、郭克莎、贺力平、胡必亮、黄少安、黄卫平、睢国余、李泊溪、李、李国璋、李善同、李天德、梁优彩、梁中堂、刘世锦、刘小川、马晓河、潘云、任若恩、史晋川、舒元、苏育平、谈敏、谈世中、汤敏、唐寿宁、田秋生、王广谦、王建、王小广、王小鲁、王一鸣、汪同三、夏兴园、徐长生、叶灼新、易宪容、喻新安、袁志刚、藏旭恒、张宝通、张承耀、张军、张军扩、张曙光、张卓元、章铮、赵凌云、赵敏、赵志耘、郑超愚、周黎安、周立群、周业安、周学曾、周振华、周志斌、祝宝良、左小蕾68位经济学家(以姓名字母排序)。
对经济形势判断和预期谨慎
调查显示,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保持低位徘徊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从指数构成看,即期景气指数为5.13,比二季度略有提高;预期景气指数为4.79,与二季度相比略有下降,继续处于景气线下方(见图2)。
世界经济在波动中回升,但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关于美国经济,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36%和35%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六个月会“保持平稳”和“出现回升”,不过也有近三分之一的经济学家(29%)认为会“继续下滑”(见图3);关于欧洲经济,调查显示,27%的经济学家认为“欧债危机影响明显缓解,(欧元区经济)步入持续复苏轨道”,53%认为欧元区经济“在目前的情况下小幅波动”,14%认为欧元区经济“可能出现二次探底”。
对于美国新的经济刺激计划,经济学家普遍表示不乐观。调查显示,69%的经济学家认为实施该计划“主要是奥巴马政府应对中期选举的举措”,61%认为“对促进美国经济复苏作用有限”,37%认为此举会“加大财政赤字并加剧未来通胀风险”和“表明美国经济仍有二次探底的危险”,只有13%的经济学家认为新刺激计划“将有力带动美国就业和实体经济复苏”。
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势必影响中国出口的稳定增长。调查显示,45%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六个月中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下降”,比二季度高11个百分点,比认为“持平”和“上升”分别高12个和24个百分点。同时,认为未来六个月外贸“顺差减少”的占50%,比认为“顺差不变”和“顺差增加”的分别高20个和30个百分点(见图4)。
国内宏观调控初见成效,经济增长趋稳,预期未来通胀压力可控。
今年的经济结构调整首先是对新开工项目,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适度控制。
调查显示,92%的经济学家认为2010年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增长20%-30%,明显低于去年水平。经过调控,81%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正常”,比二季度高6个百分点;73%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状况“正常”,与二季度持平。
近一半(46%)的经济学家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或超过10%,平均预测值为9.9%,比二季度略高0.1个百分点;受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学家预期未来经济增长放缓,53%的经济学家预期2011年经济增长9%及以下,平均预测值为9.3%。
2010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5%,涨幅比7月扩大0.2个百分点,通胀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调查显示,对于未来六个月的通胀压力,56%认为会“加大”,比认为会“减弱”的高35个百分点,还有24%认为会“不变”。
不过,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压力是温和的。八成的经济学家预期2010年CPI同比增长低于4%,平均预测值为3.4%,比二季度预测值低0.3个百分点。
从输入因素看,78%的经济学家认为2010年四季度国际原油价格将“小幅波动或持平”,不会构成太大压力;从历史上中国与通胀关系最密切的粮价来看,鉴于从相关的信息反馈,2010年可能仍是一个比较丰收的年份,粮价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预期人民币适度升值。
调查显示,认为欧元、英镑、日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合适”的分别达59%、63%和47%,均远高于认为“高估”的比重。
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美元,认为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高估”的占57%,比认为“合适”的高25个百分点;认为未来六个月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