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酪中风味化合物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flavor - 食品科学
!! ##$ .!
《乳业科学与技术》 年第 期 (总第 期)
!!!!!!
乳 品 综 述 !
!
!!!!!!
干酪中风味化合物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马 玲,刘会平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 ’8’9’ )
摘 要:本文主要就干酪成熟过程中来源于乳糖代谢、蛋白质分解、脂肪酶解的风味化合物及影响风味
形成的多种因素作了概述。
关键词:干酪;风味;形成;影响
)*%!%+!, - ./(.’!.0(1%!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345678 9:6:47;:= 5=? @: ABB:C 35C78D E= F@::D:
! :7/; :7, *,7)7/;
=.. ?@%..6 .A ?@71/@1 / B/;7/11#7/; ?%/C7 D;#7@,6$,#6 E/7F1#G7$H
(
I7;, .A ?%/C7 ’8’9’ JK LK 0%7/)
-GD85CH I%1 A6F.# @.-).,/G A#.- 6@$.G1 A1#-1/$$7./ )#.$1.6HG7G / 67).6HG7G / $%1 1AA1@$ .A
G.-1 A@$.#G ./ A6F.# 1F16.)-1/$ M1#1 -7/6H 7G@,GG1K
I:J K78?DH @%11G1N A6F.#N 1F16.)-1/$N 1AA1@$
干酪中的风味化合物包括原料乳中的风味化 干酪的质构,更重要的是乳酸是许多干酪中微生
合物及成熟过程中基质在酶和微生物作用下产生 物生长的重要底物,其进一步代谢也是影响干酪
的化合物。具有风味活性的物质多属有机物,包括 风味的主要因素。
酸、醇、酯、内酯、酮、酚、醚等,这些风味化合物的 干酪中由蛋白质降解转化而来的风味化合物
形成与生产干酪时使用的发酵剂有关。非挥发性 包括肽类、氨基酸以及氨基酸在转氨酶、脱羧酶等
风味化合物如肽、游离氨基酸与蛋白分解酶和肽 作用下进一步代谢生成酮、酸、醇、酚、醚、吲哚、胺
酶有关。干酪的风味是一种多组分风味体系。氨基 等。甲硫醇是切达干酪的重要风味化合物,
酸的含量和种类对干酪的风味也有很大的影响, +,-./$ 发现在0-1-21/$ 干酪中有刺激性苦味
强调了游离氨基酸及其降解产物与干酪风 的 异丁基乙酰胺,这种化合物对
!#$% 34 0-1-21/$
味的关系。张富新等对羊奶干酪的研究发现,蛋氨 干酪的风味形成很重要。
酸和亮氨酸对羊奶干酪风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牛乳脂肪是干酪中的主要酯类,在酯酶的作
用下被降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进一步代谢
# 干酪中风味化合物的形成 形成游离脂肪酸、醇、内酯、酸、醇。霉菌成熟干酪
干酪中约含有原料乳’(左右的乳糖,绝大 中脂肪的降解较非霉菌成熟的干酪彻底,因为霉
菌在代谢的过程中产生脂酶。 干酪中,完全
部分乳糖随乳清排出,剩余乳糖经乳酸菌代谢生 5$67/
成乳酸,这对不经过成熟的农家干酪风味形成很 依赖自由脂肪酸形成其独特的风味。游离脂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光照梯度的遮荫处理对绒毛番龙眼幼苗生长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pdf
- 201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01期)选择题百题精练专题14 现代生物科技 .doc
- 结直肠癌中c-erbb-2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pdf
- 学术期刊正交试验类稿件的审读方法 - 编辑学报编辑部.pdf
- 正交试验优化鹿角胶的晾胶工艺.pdf
- 色谱在食品卫生中的应用 - 中国化学仪器网.doc
- 血管瘤hemangioma.pdf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 天津中草药杂志社.pdf
- 目录 - 用户登录-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登录.doc
- 人参皂苷rg1、rb1 对淀粉样前体蛋白分泌酶代谢途径的影响.pdf
- 转录因子snail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pdf
- 疏水作用层析原理.pdf
- 生物技术行业简报 - 上海行业情报服务网.pdf
- 随机散射屏的原子力显微镜形貌分析及其光散射特性! - 物理学报.pdf
- 泌尿系统及生理老化改变 【构造和功能的改变】 ※肾元 → 每颗肾脏约 .doc
- epha2/ephrinal及e—cadherin 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df
- 玉米热激蛋白基因zmhsp90-1 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作物学报.pdf
- 第三届食品科技北京论坛邀请函 - 北京食品学会.pdf
- 黑曲霉酸性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食品科学.pdf
- 果蝇非常规肌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应用昆虫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