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教师对主题统整课程的知觉研究 - 国立台南大学教育学院.pdf

幼稚园教师对主题统整课程的知觉研究 - 国立台南大学教育学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稚园教师对主题统整课程的知觉研究 - 国立台南大学教育学院

國立臺南大學 81 「教育研究學報」第 43卷第 2期(民國 98年):81~105 幼稚園教師對主題統整課程的知覺研究 吳樎椒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張宇樑 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摘 要 統整課程是眾所周知的幼兒教育的課程架構,而今被世界上不同國家廣泛的倡導於其他 階段的教育中,主題統整課程近年來在幼教界造成一股潮流,但許多學者卻發現,幼教師對 主題課程之哲學理念與理論基礎有待落實。基於教師對課程的認知與了解是課程改革與實踐 的重要關鍵,本研究聚焦於幼教師對主題統整課程的知覺的探究。本研究針對台中市一所強 調統整教學特色且辦學歷史悠久的幼教機構進行質性研究。研究結果分別從幼教師對主題統 整性課程的理念的(Why)、理論的(What)、和實務的(How)知覺三大面向討論。研究結論 建議教師們該體認自己已不再僅是知識的傳達者,教師正向與正確的理念、理論、與實務的 知覺才是成功的課程改革的要素。 關鍵字:主題課程、統整課程、幼教師知覺 82 教育研究學報 壹、緒論 長久以來,舊課程為人詬病的最大問題在於課程內容呆板與實際生活脫節,各科獨立不 相干的知識造成學生只會死背知識,卻不會統整地善用知識於生活中。美國著名教育學者 Beane(1997)批判分科課程誤導學生相信學科知識的獲得是學習的最終目的,進而忽略知識 的真實意義;社會大眾便順理成章的認為學校的目的在教學生收集片段的知識、技能、事實、 與原則,而非運用知識。事實上,「人的生活經驗從未以單獨孤立的形態存在」(Lawler-Prince, Altieri, Cramer, 1996)。Krogh和Slentz(2001)論證了傳統的分科課程,在過分重視專門單一 的知識下,會令一個正努力認識與學習真實世界的事物的小孩子困惑不已。對幼兒而言,課 程是一切生活的總合;學習可以發生在家裡、遊戲場、隨時隨地。Lawler-Prince 等人(1996) 也強力支持幼童的學習必須以其生活經驗為中心,同時他們強調當幼兒學習新知識與訊時, 學習是全面性的、無法被切割成單一科目的。事實上,近代大腦研究的最新發現也有諸多的 證據顯示:人類大腦的功能是高度分化的,但在學習與訊息處理時卻是統整的、環環相扣的、 不可分化的一個整體(Armstrong, 1998;Caine Caine, 1997;Sylwester, 1995)。這證明了:知 識與知識間愈緊密且相關的連結愈能促進人類的學習。換句話說,分科的知識愈被統整,學 習將更有意義、更有效率。再者,在美國,學前教育被視為極重要的教育關鍵期,其主要的 教育任務在啟發幼兒與兒童的多方面能力,而非僅止於認知能力。眾所皆知的學前教育專家 William(1999)所提出的「全人教育哲學」(whole-child philosophy)就在強調有效的課程應統 整地且均衡地啟發幼兒與兒童認知的、情緒的、及身體的全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