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 l1月第24卷第6期
JOURNALOFN 】lNGTCM UNIVERSITYVol似 No.6Nov.2008
· 实验研究 ·
加昧四妙丸抗痛风作用有效部位群的研究
时乐,徐立 ,尹莲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目的 通过正交设计,观察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不同组合的镇痛、抗炎及降尿酸作用,探讨加味四妙丸抗痛风作
用的有效部位群。方法 采用扭体法、耳廓法和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加味四妙丸及其各有效部位群组合的镇痛、
抗炎和降尿酸作用。结果 A组合对小鼠扭体、耳肿胀、高尿酸血症模型均表现出镇痛、抗炎和降尿酸的作用。结论
通过有效部位正交设计研究表明,以黄酮、皂苷、有机酸、挥发油、生物碱、水溶成分的共同组合抗痛风作用最强。
关键词: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痛风;药理学
中图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05(2008)06—0386—02
我们曾对加用了土茯苓的四妙丸进行了抗痛 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20402;尿
风作用的研究,实验表明,该方具有明显的抗炎、 酸试剂盒,Sysmex公司,批号:2004ZG;尿酸酶抑制
镇痛作用,而且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长,无明显 剂,Sigma公司;次黄嘌呤,南京鼎润生物科技有限
毒性反应…。但因其成分复杂,流动性较差,从而 公司,批号
影响了药效的稳定性。故在处方原工艺的基础 2 正交设计对全方抗痛风有效部位群的研究
上,用45%乙醇去除水提部分的多糖成分,使样 2.1 全方不同部位的正交设计
品变均匀,流动性增加,但该方提取物仍然具有明 选用 td27)型正交设计表,对全方的不同部
显的抗炎、镇痛作用,说明该方中多糖成分与其药 位进行组合,分A~H共 8组。结果见表 1。
效无直接关系。本实验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对去 表 1 全方不同部位正交设计表 (27)
除多糖后的加昧四妙丸(简称全方)采用分部位提 试验号 生物碱 皂苷 有机酸 挥发油 黄酮 水溶成分
取的方法分离出黄酮、皂苷、有机酸、挥发油、生物
碱、水溶成分,运用正交设计方法对该复方中抗痛
风作用的有效部位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昆明种小 鼠,雄性,(20±2)g,由南京中医药 汪 :1为有该成分 ;0为无该成分。
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饲养许可证号: 2.2 全方有效部位群镇痛作用的研究 【]
SYXK(苏)2002.0012。 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全方组,A
1.2 药物 ~ H组等 11组,每组8只,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吲
全方、A、B、c、D、E、F、G、H组合,批号: 哚美辛、全方、A—H,0.3mL/lOg,于给药后0.5h
040826。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教研室提 腹腔注射 0.7%醋酸 0.1mL/10g,观察小鼠20
供;吲哚美辛,广东华南制药厂,批号:020602。 min内扭体次数。结果见表2。
1.3 试剂 2.3 全方有效部位群抗炎作用的研究[3]
冰醋酸,上海试剂 四厂,批号:031208;二 甲 小鼠分组同上,连续给药2d。末次给药45
收稿 日期:2008—06—17;修稿 日期:2008—07—21
基金项目:江苏省 自然科学基金 (BK2002033)
作者简介:时乐(1980一),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通讯作者:025
时乐,等 :加味四妙方抗痛风作用有效部位群的研究 第6期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