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俄国农奴制改革.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三)克里米亚战争(1853一1856)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工业方面,俄国从30年代起,开始了工业革命。1835——1860年机器进口增加了25倍,1815——1860年雇佣工人从17.3万人增加到49.3万人,莫斯科,彼得堡,乌拉尔,弗拉基米尔成为当时重要的工业中心。 2.农业方面由于国内城市和西欧市场对农产品需要的增加,刺激了俄车农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地主贵族为了增加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生产,一方面加强对农奴的剥削,另一方面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在波罗的海和乌克兰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大农场。农村中土地买卖现象也逐渐增多,一些商人,市民也成为土地的所有者。 3.商贸及交通运输业。工农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商业贸易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9世纪中叶,俄国国内集市达6500多个,对外贸易19世纪50年代比19世纪初增加了3倍多。1815年涅瓦河上出现了第一艘轮船。1851年从彼得堡到莫斯科长达600公里的铁路线正式通车。 但是,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受到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农奴制度的严重束缚。在农奴制度下,大部分可耕地被地主和国家占有,农民只能使用一小部分,农民购买力的低下,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农奴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迅速增加。虽然一部分农民可以到工厂里作工,但他们要把大部分工资交给农奴主;工厂主雇佣这些工人还要分给农奴主一部分利润,这样就限制了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另外,工人在棍棒下强迫劳动,严重影响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俄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工业发展速度大大低于西欧各国。 (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随着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俄国的阶级矛盾也不断激化,阶级斗争空前高涨。据不完全统计,1800——1825年,俄国平均每年发生11次农民起义,1826——1854年发生709次农民起义,平均每年达24次以上,1855——1861年则增长到平均每年79次, 1858~ 1860年爆发的农民暴动和起义总计近290次。1800——1824年间还发生64次工人爆动,1816——1825年爆发了15次以上士兵暴动。国内各个阶层人民的反抗震撼着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基础,集中反映了农奴制危机的加深,到19世纪中期,农奴制度的存废问题,已经成为俄国社会最尖锐的问题,成为俄国政治生活 和阶级斗争的焦点。 意义   克里米亚战争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现在大多数人已经将这场战争遗忘了,但它从军事上和从政治上改变了欧洲列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在19世纪的欧洲历史中,它与随后的巴黎条约是继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后的第二大重要外交事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铁甲船和现代的爆炸性的炮弹第一次被使用。它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壕沟战和静止战。电报首次在战争中被使用,火车首次被用来运送补给和增援。   战地记者首次参加并可以在同日将战况报告给家乡的报纸。由于一个英国军官的错误,使得在一次不到20分钟的攻击行动中,就造成了约900名英国骑兵的丧生(之后有学者专家指出,当时英军骑兵的死伤并不若外界所想像的多,事实上有八成左右的士兵最后安然抵返家园,九百多名的伤亡人数全是英国报纸渲染夸大后的数字)。当晚《泰晤士报》就报道了这个损失,在英国掀起了一场危机。此外在这场战争中记者还第一次使用了摄影术来记载战争实况。   野战医院条件改善 。在这场战争中共约50多万人死亡,其中法军的损失最高。大多数士兵不是阵亡,而是因饥饿、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和野战医院的条件差而死于其战伤。弗罗伦斯·南丁格尔改善了野战医院的卫生条件,仅此一项改革就大大地提高了受伤战士的生存率。战后南丁格尔在伦敦创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 二、各阶级废除农奴制的斗争道路 自上而下的改良逐步废除农奴制 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活动 “西方派”与 “斯拉夫派” 围绕废除农奴制的问题,到1840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派别:西方派、斯拉夫派。 “西方派”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主张用改革废除农奴制,建立西欧式的君主立宪制,以实现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 “斯拉夫派”反对走西方工业化的道路,认为西方国家因资本主义工业化变得腐朽,他们认为俄国发展的道路是独特的,发展的基础就是俄国农村公社,主张在保留农村公社及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这样地主就会和农民在农村公社内和平共处,农民也不会反对沙皇政府,渴望在沙皇制度下享有言论自由,实现以沙皇俄国为中心的斯拉夫人的联合。 西方派分裂为革命民主主义派和自由派 在农民反抗运动的推动下,以А.И.赫尔岑、В.Г.别林斯基、Н.Г.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同自由主义者在解决农民问题上展开了论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