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食性甜菜夜蛾发生消长因子分析及防控技术.pdfVIP

多食性甜菜夜蛾发生消长因子分析及防控技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蔬菜 SHANGHAI VEGETABLES 2008(1):85~88 · 植物保护· 多食性甜菜夜蛾发生消长因子分析及防控技术 朱加萍 卢 霞 施旗新 (江苏省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 22410o) 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 ubner)又名贪夜 虫在本地1年发生5-6代,最后一代为不完全代。 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迁飞性暴发害虫,国内 从5月下旬-11月中旬,基本每月1代,全年从第3 分布广泛,食性甚杂,能取食甜菜、蔬菜大豆、杂草等 代开始,寄主种类多,发育进度不一致,成虫产卵期 100多种植物。该虫在大丰地区2O世纪9O年代中 长,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十分明显。 期前发生很轻,为偶发性害虫,但近几年来暴发频率 2.2 生活习性 增加,危害作物程度加重,仅2001-2002年我市秋季 成虫对糖、醋液及发酵液等有强趋化性,对黑光 青椒与菠菜因甜菜夜蛾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2-3 灯有较强趋光性。成虫多在下午羽化,活动时间以晚 成。该虫在本地主要危害时间8~1O月份,主要危害 上20-24时为盛,雌蛾羽化后数小时即可交配,一 大白菜、青椒、赤豆、芦笋、青菜、甘蓝、菠菜、萝卜、棉 般第2d开始产卵,以羽化后的第3-5d内产卵最 花等作物。目前对甜菜夜蛾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 多,成虫寿命多为7~15d。卵多产于植株中上部叶背 主,但因该虫抗药性较强,多种药对其防效欠佳,严 的叶脉分叉处,以植株生长高大茂密浓绿的作物产 重田块可造成绝收。为此,我们针对该虫在本地发生 卵偏多,呈单层或双层,覆盖灰白色绒毛,一般50- 特点、危害寄主展开系统调查和消长因子分析,并有 200粒。 针对性进行了药剂试验,在测报技术上进行了完善, 2.3 危害特点 并逐步在生产中应用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初孵幼虫常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 1 寄主作物调查 肉,留下表皮成透明小孔,3龄后可分散危害,将叶 通过20o3~20o5年普查发现,甜菜夜蛾在沿海 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剩叶脉和叶柄,4龄后 大丰地区寄主广泛,共发现寄主包括16科38种植 食量大增,是危害暴食期。幼虫可钻柱青椒、番茄果 物,其中嗜好寄主有百合科的日本香葱、芦笋,十字 实,造成落果、烂果,失去商品性,造成严重经济损 花科的大白菜、青菜和甘蓝,豆科的赤豆,藜科的灰 失。高龄幼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白天多藏在叶丛、 绿藜,蓼科的日本蓼,茄科的青椒,其它寄主有棉花、 土缝或杂草中,阴天可整天危害。老熟幼虫绝大多数 菠菜、大豆、山芋、鳢肠、玉米、芋头、苋菜、辣根、雪里 入表土化蛹,最深达5cm左右,表土坚硬时,也可在 蕻、反枝苋、马铃薯、黄瓜、紫苏、小蓟、碱蓬、向日葵、 地面或残枝落叶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