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砻江下游桐子林地区湖相层沉积环境及其构造意义.docVIP

雅砻江下游桐子林地区湖相层沉积环境及其构造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雅砻江下游桐子林地区湖相层沉积环境及其构造意义.doc

  雅砻江下游桐子林地区湖相层沉积环境及其构造意义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背景 本区所处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亚洲大河水系的发源地,第四纪以来受构造抬升活动的影响,地壳隆升,河谷深切,风化剥蚀强烈,致使区内第四纪沉积保存较少,古堰塞湖沉积沿干流及各个支流分布较广泛,主要沉积一套河湖相成因的砂砾石层、砂层、粉细砂层、砂质粘土层及粘土层、冰川相沉积等,大多数分布在河床低洼之处或古河湖盆地之中。历史时期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研究表明:湖泊对于小冰期、中世纪暖期等气候特征期的响应区域差异明显,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突变与历史文献记载的人类活动事件有较好的一致性(王苏民等,1999)。作为气候与环境变迁的忠实记录者,湖泊沉积物存储了大量信息,它的高连续性、高分辨率及对区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高敏感性使之在恢复各种短时间尺度的气候和环境演化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是研究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理想材料(吴瑞金,1993;陈敬安等,2000)。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阶段的气候变化是古气候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迄今为止研究最为详尽的古气候阶段(王有清等,2002)。通过对湖泊沉积物的小间隔采样和粒度、磁化率和孢粉等代用指标的分析,能有效地恢复末次冰期气候环境演化的序列,并获得百年尺度甚至更短的波动准周期(王苏民,1991)。 .. 1.2研究现状 王运生(2006)认为中国西部主要的江河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深厚覆盖层,谷底基覆面呈典型的V字形,揭示形成谷底时发生过强烈的侵(下)蚀事件,河床覆盖层之所以深厚,是因为有非河流成因的堆积物的加积作用,西部与末次冰期有关的大江大河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有过三次的变革:首先是早期的强烈侵蚀形成窄深的谷底并在谷底内保存一定厚度的冲积物;接下来是地壳活动加强,大型的崩塌滑坡发育,一些河段形成堰塞湖,河流水量减小,形成多成因的加积序列,当时将河床回填抬高数十米;晚更新世末期至现在,河流在加积层上重新下切,形成二级阶地、一级阶地及河床砂卵砾石层。渡口-西昌区域第四纪沉积建造与新构造复活运动存在密切关系,并且利用碳十四测年手段将本区新构造运动划分为 7 个活动期,每一次新构造活动,都以老断裂复活运动为背景,其活动幅度、强度和差异性迭次递增,使前期建造发生新的构造形变,同时为后期建造创造条件,这种断裂活动一沉积建造,再活动一再建造的循环过程,不仅构成本区第四纪地质发展史的主体,并且直至现今仍以这种模式在继续演进中(许学汉等,1987)。陈富斌,赵永涛(1985)通过桐子林组地层特征、时代及变形成因的分析,揭示了该区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新构造活动的特点,并提出李明久一桐子林断裂带在全新世中期活动显著的认识。因此,研究区域的一些重大工程建设迫切需要论证地壳稳定性和地震活动性(李兴唐,1984)。攀西地区曾发生过岷江叠溪地震(王兰生等,2005)、金沙江寨子村滑坡(李乾坤,2009)、唐古栋滑坡(王孔伟,2012)、金沙江中游乌东德水电站附近滑坡(崔杰,2008)、汶川地震等多次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带,强震、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沿主要的活动断裂带分布,发生频度高,强度亦大(陈富斌,赵永涛,1998)。 . 第二章 区域自然地理和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特征 雅砻江是长江上游金沙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系尼彦纳克山与冬拉冈岭之间,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尼达坎多后进入四川省,在甘孜以下称雅砻江,沿大雪山西侧经新龙、雅江等县至云南边界攀枝花市果倮大桥下注入金沙江。雅砻江古称若水、泸水。因为酷似它的母亲金沙江,又有小金沙江之称。干流全长 1571km,天然落差 3870m,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平均比降 2.46permil;,流域面积约 14 万平方公里。本文所研究的雅砻江下游范围从雅砻江大河湾至雅砻江大桥。研究剖面桐子林位于雅砻江下游左岸盐边县南部的桐子林镇新修大坝底部,距上游桐子林大桥 700 米处,距盐边县新县城 4 公里,距雅砻江与金沙江交汇口15 公里,距离攀枝花市区 32 公里左右,紧靠成昆铁路和 108 国道,南望金沙江,西靠雅砻江,北临安宁河,三面临水,一面连陆。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川西高原,属于深切割侵蚀剥蚀中山区地形,二半山区为主,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境内地势崎岖,高山峡谷,平地很少,多以宽谷和河谷小盆地形态分布于主要河流及支流两岸,呈宽窄不一的谷地和缓坡地带。最高海拔马鞍山 2136.8 米,最低海拔 980 米,高低落差 1156.8 米。 . 2.2 区域地质概况 研究区及邻区出露地层自古生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并有零星火成岩。研究区自晚第三纪初期喜山运动以来,新构造活动一直较为活跃(许学汉等,1987)。由于构造抬升,风化剥蚀,致使区内第四纪沉积保存较少,出露零星,主要为一套河流相或河湖相成因的砂砾石层、砂层、粉细砂层、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