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时代(下)》教材插图图文不匹配列举及归类.docVIP

《农耕文明时代(下)》教材插图图文不匹配列举及归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耕文明时代(下)》教材插图图文不匹配列举及归类

《农耕文明时代(下)》教材插图图文不匹配列举及归类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有一些图文不匹配的插图。所涉插图图文不匹配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我对图文不匹配的类型作简单归纳,大致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与插图标题不匹配 图4-17这幅插图插图有太多的“孙子”等汉字字样(有几处是繁体字)。如果说这里的“孙子”字样是中文的话,那么何需翻译呢?后来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一个佐证。 插图4-17中,第二排左起第一、二本是《孙子兵法演义》(中文版)上、下卷的封面。《孙子兵法演义》是韩国著名作家郑飞石从现代企业家斗智斗勇的需要出发,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丰富多彩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故事全面阐述《孙子兵法》的丰富思想,为韩国的企业家量身定做的著名畅销书。《孙子兵法演义》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中文版。 从插图中著作的封面看是中文版,作者郑飞石,陈和章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我从“孔夫子旧书网”上剪辑来下卷的封面(见左图)[1],以供读者查阅。 由此可见,姑且不论《孙子兵法演义》是郑飞石对《孙子兵法》的翻译,还是根据《孙子兵法》的再创作,仅插图4-17的标题“译成多种文字”就与内容并不匹配,说句玩笑话,陈和章翻译的《孙子兵法演义》(韩“内销”的作品。当然,其他作品的封页有待进一步查证。 二、与课本文字不匹配 在“古代科技的典范”一框中,图4-91《金刚经》插图内容与标题都需调整,以便与课本正文相匹配。教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知“隋唐时期,人们受刻制印章等的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并广泛应用”这个知识点,特地配上图4-91。 插图所示的《金刚经》,于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共7个印张,是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经卷最后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2](见图:敦煌发现的《金刚经最后一印张》)。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通过比对,我发现图4-91是截取《金刚经》卷首扉画“释迦牟尼佛孤独园说法”与最后一印张的部分经文拼凑而成的。我认为不妨把卷首与卷尾两张合在一起,标题统一改为“图4-91《金刚经》(局部)”才合情合理。如果在旁边注明“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就更理想了。毕竟,课本是学生读物,不应人为制造阅读障碍。这样,学生对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点(隋唐时期)才会印象更深刻。 三、与内容真实不匹配 在第二课《汉唐盛世》中,图4-26汉武帝有两处编辑失真。一为汉武帝似乎缺了两只手;二为错把右脚上的下裳褶裥当作“舄”上的饰物了(教材图4-26中汉武帝右舄上端黄色部分),使两只“舄”不一致。我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七上)中也有汉武帝像,细加比对,原来是图4-26少绘了两个托袖的近侍。这个版本的汉武帝画像是1959年李砚云参照阎立本《历代帝王像》绘制的,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中国通史陈列》中展出[3]。至于“舄”上的失真,两个版本都一样。关于“下裳褶裥与舄”(见上图),我们可以参考周锡保所著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便一目了然。[4] 参考文献: [1]http://book.省略/13250/111711609. [2]http://www.省略/note [3]http://www.省略/czls/js/tbjx/jsys/7s. [4]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3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