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大气环境(第三部分)
第 五 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之三);第七节非点源污染物环境浓度估算;风向与线源不垂直时,如果风向和线源交角为φ,且φ45°,线源下风向浓度模式为:
Φ45°时,不能用此模式
2有限长线源扩散模式
考虑边缘效应
;三、面源扩散模式
平原城区排气筒高度不高于40m或排放量小于0.04t/h的排放源按面源处理
1按虚拟点源计算的面源扩散模式
面源边长的选取一般在0.5km到10km之间。“制定技术原则和方法”推荐1、2、4km
虚拟点源的面源扩散模式Ⅰ
;由σy0和稳定度可应用帕斯圭尔曲线反求出xy0,也可由稳定度和σy0的幂函数表达式反求得xy0。
虚拟点源就设在面源单元形心处上风向xy0处。
代入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求出下风向各面源单元形心处的地面浓度;虚拟点源的面源扩散模式Ⅱ
把面源作为在y方向上污染物浓度分布是均匀分布的点源来处理。;假设在y方向上扩散的污染物全部集中在长度为 的弧上,并且是均匀分布的;2国家气象局面源扩散模式
(1)在满足高架连续点源假设条件下,面源源强在横风方向上(y方向),至少在y轴向的(-b,b)区间内是均匀分布的
(2)某一点的污染物浓度是由正上风向各面源单元的贡献之和。其余的面源单元贡献为零
(3)把有贡献的各面源单元看作为高架连续点源,位于面源单元评价点对边的中点,源强为面源单元的源强。;面源对评价点的地面浓度贡献相当于把高架连续点源模式中的Q改为单位面积上的源强Qxy后,按y从-b到b,x从0到a进行积分的结果;将(5-84)和(5-85)代入(5-82),令φ=1,对(5-82)从0到∞积分,把积分变量x变换为τ,对τ进行积分得到;(5-89);三、体源扩散模式
当无组织排放源为体源时,地面浓度可按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计算,需对扩散参数进行修正。
;第八节特殊情况下污染物环境浓度估算模式;地面到上部逆温层底之间的空间中任一点的污染物浓度可按下式计算:;稳定度;(2)经过三次反射像源起作用的距离上,铅直浓度分布是均匀的,设这个距离为xu;(3)距离在xD和xu之间地面浓度计算
一般用对数内插法估算
二、熏烟型(漫烟型)扩散模式
辐射逆温造成,多发生在日出后8:00-10:00,因地而异。
估算方法:假设烟流原来是排入稳定层结的大气中,当逆温层破坏到高度为hi时,在高度hi以下污染物浓度的铅直分布是均匀的。
此时的y向扩散参数σyF应比稳定层结条件下的σy要大。;当逆温层破坏到高度hi时,地面污染物浓度模式为:;当逆温破坏高度恰好等于烟流上边缘高度时,烟流全部向下垂直混合,使地面熏烟浓度达到极大值:;假定烟流边缘以15角向外向下扩张;三、小风和静风时的点源扩散模式
小风(1.5m/su10≥0.5m/s)
静风(u100.5m/s)--上述模式不再适用
1小风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不能忽略顺风向(x向)扩散作用
用瞬时高斯烟团模式代替烟流模式模式
;移动烟团;将烟团模式应用到小风连续点源的扩散当中
设连续点源的源强为Q,可以把Δt时间内释放的污染物Q Δt看成瞬时释放的一个烟团,于是可以应用烟团模式。;令三个方向的扩散参数有下列形式:;2静风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一种是由上述小风条件下高架连续点源地面浓度模式令风速等于u=0得到
另一种:假设污染物沿着铅直方向为高斯分布,水平方向同心圆上均匀分布;四、颗粒物的倾斜烟云模式
粒径大于10微米的粒子有明显的沉降作用,地面对其不能发生全反射作用,和高斯扩散模式假设不符
粒子在静止介质中的沉降速度可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
烟流中心线向地面倾斜,相当于有效源高的减少
;有效源高;第十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二、评价工作的分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
1评价工作分级
共分为三级,不同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工作深度不同。
方法:选择1-3各主要大气污染物,分别计算其等标排放量
根据P计算值按表5-17划分工作等级
2评价范围的确定
对于一、二、三级评价
大气评价范围边长16-20km、10-14km、4-6km;三、评价大纲的编制
专题评价-大气专题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①调查范围
按评价等级以拟建工程区为中心, 边长4km的方形区域, 计约16km2范围作为污染现状调查区域。
②监测点布设
根据评价等级(三级)要求,考虑功能区分布并结合主导风向在食品厂、大化生活区、段家屯、于治屯布设4个监测点,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监测点位置见图7-1, 各监测点相对位置见表 ;党海印碱啥道颁表审骤鼠钩嚎躇缓患腐横咳遁琴罗绳慌坎幽剩裙支握悦琶第五章大气环境(第三部分)第五章大气环境(第三部分);③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监测项目为:非甲烷烃(只在厂界监测点监测)、SO2、NO2、TSP。 列出监测方法
④监测时间及频率
2000年5月进行一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章港口装卸过程.ppt
- 第七章交流技术基础.ppt
- 第一节热水供热系统.ppt
- 第七章X2测试.ppt
- 第七章测试依据.ppt
- 第七章稳定磁场练习.doc
- 第七章+高架路.ppt
- 第七章微生物学.ppt
- 第七章动物实验介绍.ppt
- 第一章结构地震的基础知识.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