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检测仪的信号采集及传输
目 录
第1章 绪论 2
1.1引言 2
1.2水质监测技术现状 4
1.3论文研究内容 9
1.4本章小结 10
第2章 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11
2.1引言 11
2.2信号采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1
2.3信号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12
2.4信号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26
2.5本章小结 30
第3章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31
3.1引言 31
3.2数据传输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
3.3数据传输系统硬件设计 33
第4章 信号采集与传输系统验证实验 34
4.1引言 34
4.2信号采集系统验证实验 34
4.3数据传输系统验证实验 36
4.4本章小结 37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38
致谢 40
参考文献 41
第1章 绪论
1.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泊和水库,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2005年在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等七大水系100个国控省界重点监测断面中,I –III类水质断面占36% V, V类水质断面占40%,劣V类水质断面占24%,与2003年统计数据相比,2005年七大水系重点监测断面中I –III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下降了17.4% , 而劣V类水质断面则上升了15.3%,这说明我国水污染状况逐年恶化的趋势明显。另外,我国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劣V类水质所占比例高达43 %, 而满足II类水质的湖(库)仅占7 % 。 200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每年因为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面临着更严重、更紧迫的水污染危机。加强我国的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工作成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噩待解决的问题。
水质监测就是以特定水体为对象(如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通过对水体的一系列参数的测定和分析,了解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物的浓度状况,从而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对不同时期水质检测参数的分析,掌握水体水质变化的趋势。水质监测的数据不仅为各类污染源的管理、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为政府制定发展规划、为环保部门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因此水质监测对于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解决我国水污染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水质监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各国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水质监测规范。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质监测技术规范,如《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 83 8-2002 ) ,《国家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及《水质监测规范》( SD127-84)等。
《水质监测规范》SD 127-84修订版规定的地表水的监测项目如表1.1所示。这些监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与选测项目两类。对地表水全国重点水质基本监测站而言,必须对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业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滑物、硫酸盐、氯化物、六价铬、总汞、总砷、福、铅、铜、大肠菌群等必测项目进行监测,同时应根据不同水域污染物的特征,增加钾、钠、锌、水温、p溶解氧、电导率、浊度等参数是《水质监测规范》中的必测项目。水温与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到多个监测项目的测量结果pH是水体酸碱度的标志,它能很好地反映水体酸碱性污染的程度溶解氧的值反应了水体中氧的浓度,是衡量水质和水体自净化能力的一个指标电导率反应了水体硫酸盐、氯化物、总磷、化学需氧量等选测项目的监测中的离子浓度浊度则反应了水体中悬浮物的含量。因此,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等参数可以大致反应水体的基本特征,属水质的常规检测项目,又称为常规参数。对水质常规参数的检测,按照《水质监测规范》SD 127-84修订版中的规定,必须采用现场检测的方式,因此本论文更加关注用于现场检测的水质检测仪器的技术发展状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用于现场检测的水质检测仪器经历了从大型水质检测仪器到小型水质检测仪器,再到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器的发展过程检测的参数也从单一参数向多参数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水质监测也开始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下面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层面阐述用现场检测的水质检测仪器的发展状况。
水质监测车是最早的现场检测手段。用水质分析的大、中、小型监测车,早期在一些发达国家应用比较多。监测车上可以装配各种中、小型分析仪器,如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有的还装配有自动采水装置。这种监测车实际上是一个流动的小型实验室,可以进行多个水质监测项目的现场检测与分析。
20世纪年代,各种型号的水质分析箱开始用水质现场检测。水质分析箱与水质监测车相比更加轻便,适合个人携带用野外现场检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