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误区 认真比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照误区 认真比对   高考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对重要语句信息的转述;(2)对人物形象的简要概括;(3)对事件意义或后果的评述;(4)对文章主旨信息的概括。   提问模式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设题误区   概括分析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题目多要求考生“选是”或“选非”,选项的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内容的概括、转述和分析。高考中常见的设题误区有六大类,即张冠李戴、时序颠倒、地点穿越、无中生有、故意曲解和强加因果。   针对这六大常见的设题误区,考生可以采用对比法来解答这类题目。对比法就是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而发现选项内容与原文语句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设错点。对比法比对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关键的词语等。   1.比对人物,防止张冠李戴。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所做的不同的事,以及其造成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   例1(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C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解析】本题从理解关键词的角度设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项“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说法有误,根据文本“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的叙述,可知“调解”的说法不当,应当是“谕以指意”,即“把皇帝的意思告诉他们”。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关键词“谕以指意”的理解。   例2(2015?江苏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泊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解析】本题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项张冠李戴,据文中最后一句话“而宪来求铭”可知,是欧阳发的儿子欧阳宪请求张耒写这篇铭文的。   2.比对时间,防止时序颠倒。命题者在命题时会故意颠倒事情发生的时序,考生在分析时应特别注意选项中提及的时间和顺序,并将其与原文进行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何事。   3.比对地点、时间,防止地点、时间穿越。比对选项中人物的行为和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否与原文相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