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史话:阿司匹林发展史及其药理作用
【化学史话】:阿司匹林的发展史及其药理作用 1800年,人们才从柳树皮中提炼出了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水杨酸 酸的通性 酚的性质,如:与氯化铁溶液的显色、与羧酸(酸酐)的酯化等。 1898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用水杨酸与醋酐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1899年,德国拜仁药厂正式生产这种药品,取商品名为Aspirin 阿斯匹林的药理作用 阿司匹林为解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近年来,又证明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治疗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患。 【展示样品】: 阿司匹林肠溶片使用说明书(部分)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汉语拼音:Asipilin Changrong Pian英文名称: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结构式: 分子式:C9H8O4分子量:180.16[药物组成]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阿司匹林0.3克。辅料为 。[性状]本品为 色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作用类别]、[药理作用]、[适应症] 同片剂。[用法与用量] 整片吞服 成人 一次1片,若发热或疼痛持续不缓解,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片。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同片剂。[不良反应] 认识阿司匹林的组成与结构: 阿司匹林的分子式、官能团名称。 C9H8O4 羧基、酯基 分析阿司匹林的重要化学性质: 分析合成阿司匹林的原料: 水杨酸(来源于天然植物)、 乙酸(提示:实验中实际是用乙酸酐代 替乙酸) 水解 酸性 分析合成阿司匹林所需要的条件: 浓硫酸(作催化剂) 加热(85℃-90 ℃ ,水浴加热法) 设计合成阿司匹林的方案: 1.主反应是: 2.副反应是 3.乙酰水杨酸微溶于冷水,如何获得粗产品? (冰水浴冷却、减压过滤。) 4.粗产品中主要含有哪些杂质? (水杨酸聚合物、水杨酸) 5.副产物聚合物能溶于NaHCO3溶液吗? (不能) 能用NaHCO3溶液除去副产物聚合物吗? (可以。因为乙酰水杨酸中含羧基,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如何操作? (加NaHCO3 溶液、搅拌、过滤、洗涤;滤液中加足量盐酸、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C O O H O O C H 3 + N a H C O 3 C O O N a O O C H 3 + H 2 O + C O 2 6.水杨酸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如何检验水杨酸已被除尽? (取乙酰水杨酸晶体少许,溶解,向其中滴加两滴1%的氯化铁溶液,观察颜色。) 具体方案及步骤: 1)2g水杨酸+5mL乙酸酐+5滴浓硫酸,振摇 溶解 2)85~90 ℃水浴加热5~10min,冷却 3)加水50mL析出晶体,抽滤,洗涤得粗品。 4)粗品加25mL饱和碳酸氢钠,搅拌至无CO2 放出 5)布氏漏斗过滤,用水冲洗 6) 15mL4mol·L-1 +10mLH2O+滤液,冰水浴, 析出晶体 7)吸滤,冷水洗2次,干燥,得精品。 8)几粒结晶+5mL水+1%的FeCl3溶液。 9)干燥、称量,计算产率。 本课题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乙酸酐的贮备。 2、仪器:抽滤设备没有或数量不足。 电子天平没有。 3、耗时太长。 实际操作: 1)2g水杨酸+5mL乙酸酐+5滴浓硫酸,振摇 溶解 实际操作: 2)85~90 ℃水浴加热5~10min,冷却 十分钟或更长些 如果冷却后发现底部是一层红棕色油状物,此实验即已失败。整个实验这一步最难。 而正常的应该是乳白色悬浊液。 实际操作: 3)加水50mL析出 晶体,抽滤,洗涤 得粗品。 (如果无抽滤设备, 就用简易抽滤法吧) 实际操作: 4)粗品加25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搅拌至无CO2放出 5)布氏漏斗过滤,用水冲洗 实际操作: 6)15mL4mol·L-1盐酸+滤液,冰水浴,析出晶体 实际操作: 7)抽滤,冷水洗2次,干燥,得精品。 实际操作: 8)几粒结晶+5mL水+1%的FeCl3溶液。 9)干燥、称量,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2.6g,实际产量1.1g, 产率42.31%) 注意事项: 1、要按照书上的顺序加样。否则,如果先加水杨酸和浓硫酸,水杨酸就会被氧化。 2、本实验的几次结晶都比较困难,要有耐心。在冰水冷却下,用玻棒充分磨擦器皿壁,才能结晶出来。 3、由于产品微溶于水,所以水洗时,要用少量冷水洗涤,用水不能太多。 4、第一次的粗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