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葡萄与葡萄架的思索
新学期伊始,我接触的是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的新教材。对我来说,每一节课都是新课,翻开五彩缤纷的美术书,每一页对我来说都是新的领域、新的世界。在接触新教材的日子里,我不断地向其他老师学习美术教学的经验,探索教学方法手段,同时自己也在课后总结每一节美术课的得与失、创新与改进。在对课堂经验不断地积累和总结中,我也渐渐发现一些属于自己的小小观点,且让我也来谈谈我在我的美术课的一些小尝试、小探索、小收获吧!
我在课后的思考与问号中得出的小结论我暂且将它取名为“葡萄藤与葡萄架的思考”。而我这个“葡萄藤与葡萄架”的思考来自于在夏日里一个乘凉的傍晚,我对一串葡萄的思索。去年暑假里的一天,我坐在阳台里乘凉,夏日傍晚凉风习习,让我觉得惬意无比,夏天的虫儿在树丛中不知疲倦地叫着,将夏日的傍晚渲染得无比的诗情画意。偶然间,我仰头看见葡萄架上挂满的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于是,这引发了我对我们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与遐想。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如果把美术课堂里五彩缤纷的内容看作是一串串五光十色的葡萄的话,那么串起这一串串珍珠的又是什么呢?该怎样把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而自然地联系起来,又不会让人觉得有牵强和做作之感呢?这一点应该从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于是,我尝试着向葡萄藤与葡萄架学习,它自然而又坚实牢固,把一串串葡萄活泼有趣地联系在一起。而这个葡萄架正是本课中,我精心设计的情景故事。它有始有终,贯穿首尾,一气呵成,并且与社会的时代背景、学生的兴趣点,紧密相连。
下面,我以本册教材第十七课《标志》为基点,以“葡萄藤与葡萄串”为折射点,阐述我在美术教学上采用的小尝试: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先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以“今天我们迎来了一批新朋友,他们是谁呢?”这句话为开头,第一时间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随着悬念的解开,当故事的主人翁出现时,我便顺水推舟地引出了本课作为课堂导入的故事――伦敦奥运会举办完了,一群伦敦小朋友们来北京旅行。而在此之前的知识介绍,比如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奥运会标志及奥运会吉祥物的知识简介等,都是为引出这个故事的一个个铺垫。这种故事导入,利用了PPT图片、音乐、视频等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
在本课导入的故事中,并不是在课堂的开头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只是一个故事的开头,故事的情节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而不断深入,并且故事情节贯穿了整堂课,到了课堂结束的时候,还会有一个结尾,甚至还未完待续,给学生留有无限想象与拓展的余地。比如,本课中的故事情节是“伦敦小朋友来北京旅游,但他们语言不通,也不会中文”,就自然地引入到我们今天课堂所要讲授的内容――标志,“我们不会中文没关系,这一路上有标志啊!”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原来初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标志会有如此大的作用,进而使他们认识到了标志的重要性。而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的“葡萄藤与葡萄串”理论了。这堂课的导入故事情节随着整堂课的进行不断深入,其中涉及到了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标志。这便像一串葡萄一样,把原本零散的标志作品用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戏剧性地串联到了一起。如果把一个个标志作品,看作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的话,那么这个故事情节就是一条连接首尾的葡萄藤,一个结实牢固的葡萄架。有了框架和脊梁,一颗颗葡萄才会在在阳光下更加熠熠生辉、璀璨夺目。否则,没有故事做主框架,如此之多的标志,毫无章法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会令他们无从下手。在这个故事的串联中,从其所乘坐的飞机的航空公司标志,到旅游景点的标志、交通工具的标志、食品饮料标志再到动物园、水族馆的标志,如此之大的信息量涵盖了衣、食、住、行、游等好几大门类,样样俱全,可谓包罗万象。有了故事情节这条“葡萄藤”,即便有再多不同的标志作品,都有了承载的主体。学生在上课时会随着故事情节的进展,来逐渐接触到这一路上所遇见的标志。最后,在故事结尾中,我在以“这次伦敦小朋友们的北京之旅就顺利地结束了!”为结束语,不仅如此,我还在这个结尾的基础之上做了联想与展望,即:“伦敦的小朋友们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北京的小朋友们下次做一次伦敦之行,他们来做东道主。”以此来作为本课的收笔,就像一篇文章一样,在文章末尾划上了一串意味深长的省略号,给学生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就像一串完整的葡萄串一样,有果实、有藤蔓,更有坚实的骨架,又像一朵完整的花儿一样,有花蕊、有花瓣,亦有花托和绿叶经脉的衬托,使整堂美术课生动而完整,富有故事性,充满了童真童趣。
最后,纵观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一颗葡萄说开,就像一株完整的葡萄架一样,有果实、有藤蔓、有骨架,有血有肉,使整堂美?g课生动、充实而完整,并且富于故事性,充满了童真童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中心小学)
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