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祁门为何多御医
祁门为何多御医?
2011-03-23合肥晚报 作者:程堂义 陈昌奉
他们不是普通的医生,每天面对的也不是普通病人,而是皇上、太后、皇子、后妃……他们有的在一夜之间就享有了无尽的荣华富贵,有的却因皇上的一念之差而付出了生命。他们,就是御医。在我省祁门县,明清时期就出了多位御医,现在查证属实的就有21位,是名副其实的“御医之乡”。
他们给帝王把脉
说到御医,我们脑海里一般会出现这样的画面:皇妃生病了,御医不能手触手地给皇妃诊脉,只能把一根丝线由太监递到挂着帷帐的房间里,系在皇妃的手腕上,另一头留在屋外御医的手里,御医闭着眼,不知是在切脉,还是在担心因诊断有误而生命不保……
据史料记载,御医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到了明清,要想成为一名御医更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必须先报名通过考试,还要有一个六品以上的官员推荐;由于名额有限,即使考试被录取,也要等到太医院的上一批学员毕业才能进去;进去后要读3年书,每年考核两次,考核通不过者留级;3年考核都合格,礼部来考一次,通过了,就成为太医院的医生。医生做久了,如果院士有空缺,就可以会考补缺,从而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御医。这样一算,从进入太医院到成为御医,至少需要10年。
“虽然御医竞争激烈,但御医的官阶并不高。明清太医院最高的领导称为院使,是正五品的官阶,以下为左院判,右院判,然后是正八品的御医,御医以下为吏目、院士、医生等,这些就不入流了。”倪群,祁门县政协秘书长,多年来从事御医研究,“祁门现已查明的21位御医中,只有一位做到了院判,其余大多是吏目等。”
据倪群秘书长介绍,正因为这些人官位不高,再加上长期在京城做事,家乡人对他们情况不太了解,所以家谱中记载较简单,大多只有一句话,有的甚至没有记载,这也就造成了虽然祁门御医众多,但有详细资料记载的不多。
为何祁门会产生这么多御医呢?倪群秘书长给我们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祁门是影响深远的新安医学发源地,历史上名医迭出,良医代代相承;其次,当时名冠全国的4位医学大师之一、新安医学奠基人汪机是祁门人,在当地弟子众多,不少御医都是汪机第多少代徒弟;其三,祁门中药资源丰富,品种多达895种,祁术、祁蛇等道地药材久负盛名,且这一带一直重视教育,而御医需要很强的古文功底。
御医故事多
虽然祁门御医有据可查的资料很少,但有两位御医的传奇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那就是首创医学会的徐春圃和专治疑难杂症的王琠。
徐春圃,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生于祁门县城,少年时代便拜当地名医汪宦为师,后被皇室征用,成为一名御医。
徐春圃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两个贡献。一是他倡导成立了我国医学史、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第一个学说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参加这个学会的有来自各省的在京御医、名医,共40多人;有会规、会费筹集办法等;要求各御医、名医“精而益求其精”;会员之间要“善相劝,过相规,患难相济”。可见这是个既讲学说,又讲职业道德的医学团体。二是他在广泛阅读古代医学文献时发现很多医籍都存在着不少错讹记载,于是他搜集了几百种医学书籍,详细校勘,历时几十年,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编成了一部近200万字的皇皇巨著——《古今医统大全》。这部书至今还被中医界广泛引用,是公认的中国医学史上“十大医学全书”之一,徐春圃也被公推为新安医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而倪群秘书长亲历的一件事更说明了徐春圃影响深远。多年之前他到北京出差,走到一家烤肉店前,看到排队的人像条长龙,一直站到马路边。“这家烤肉店有什么秘方?竟能吸引这么多人排队!”正疑惑间,看到店上大字:配方源自明代御医徐春圃。“当时还不了解徐春圃,后来才知道竟是我们老乡。”
而明代御医王琠之所以传奇,是因为他既不是通过太医院培养的,也不是通过全国层层考试录取的,而是因皇子病剧,诸医不效,中宦荐王治之立愈,被皇帝授予直圣济殿御医而名扬至今460多年。如今,在王琠家乡祁门历溪镇,我们依然能听到关于王琠的传奇故事。
嘉靖二十九年四月(1550年),太子得了一种怪病,腿痛而瘸并日渐加剧。太医院的御医们均诊治无效,个个束手无策,惶惶不可终日。就在皇宫上下焦急之时,有人向嘉靖皇帝禀报京城街巷所闻,举荐王琠治之。时年53岁的王琠奉诏入宫,面对皇子病症,悉心切脉,辨证施治,精心遣方,几天后皇子便康复痊愈。嘉靖皇帝大悦,于是亲自书写诏书,授王琠为太医院御医。自此,王琠为皇帝、内宫嫔妃和宰相、参议、尚书太史、大理寺、通政司、户部、锦衣卫等文武大臣诊疗疾病,并抢救治愈了大量危急疑难病症,因“之见如神,之胆如斗”而名誉京都。
虽然名声远扬,但王琠并不贪图荣华富贵,在70岁时主动要求告老还乡。受旨在故里祁门历溪建造了“五凤楼”王氏宗祠祠堂。祠堂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用扫描电镜分析合金化热镀锌镀层的截面形貌及组成相 - 材料与测试网.pdf
- 班级特色的建立.ppt
- 用来检验定性变量间关联的强度.ppt
- 用生活现象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激活课堂 - 松江教育信息网.doc
- 用科技创新理念推动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pdf
- 用改进的2 #3 45 6 粒子滤波器实现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和地团创建.pdf
- 用科研的方式引领老师们的成长 -----劲松小学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科 .doc
- 生物燃料的水足迹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pdf
- 用生产产生的废料、河沙、谷皮制岩层注浆材料以提高石油产出率.doc
- 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第一部分 - 上海市环境科学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