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进展 【摘要】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能进一步指导改进炮制工艺,提高中药炮制品的品质并制定质量标准。 【关键词】 中药炮制 机制 研究进展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据辨证论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状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而中药炮制机制研究则探讨中药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因这些变化而产生的药理作用的改变和这些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1]。通过对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能进一步指导改进炮制工艺,提高中药炮制品的品质并制定质量标准。根据炮制目的中药炮制可分为减毒、增效、改性、改变趋向、便于调剂、利于贮藏、利于服用等方面,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降低或消除中药所含毒性 张景岳曾说:“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中药的毒性乃中药之偏性,有毒中药之所以能治病,其实是以中药之偏纠人体之偏[2]。多数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也是其有效成分,只因毒性过大过猛而导致人体的不适,故在炮制上以降低这些成分的含量或毒性为原则。对于没有治疗作用的毒性成分,则予以消除。某些中药具有特殊不良气味,在炮制上应消除具有这些味道的成分。 古人非常重视对有毒药物的炮制。在?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半夏秫米汤”是使用半夏炮制而成,它的全株都有毒,生食就会引起中毒。通过炮制,将有毒的半夏制成半夏秫米汤,不仅可以治疗湿痰内盛,还可以治疗脾胃不和引起的睡眠问题,而且疗效迅速。半夏常见的商品规格有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京半夏。其中法半夏、京半夏是采用甘草、白矾与石灰进行炮制。经过炮制后,确实能降低半夏的毒性[3]。郁红礼 [4]等从生半夏中提取分离出纯的草酸钙针晶,并用其作家兔眼刺激性实验,发现使用蛋白酶处理后的半夏针晶刺激性急剧下降,而使用甲醇、乙醇处理破坏草酸钙针晶结构也能达到同样效果。因此,通过炮制将毒性蛋白成分或草酸钙针晶破坏皆能基本消除半夏的刺激性作用,而白矾水溶液能同时起溶解草酸钙针晶及吸附毒性蛋白的作用,故半夏的炮制方法是合理的。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含有毒性的中药物应用十分谨慎,对含有毒素的药物进行注明,并写明炮制方法。如附子,炮,去皮,破八片;巴豆,去皮,心熬黑等[5]。 中药中的某些具有特殊不良气味或的药物,如紫河车、乳香、没药等,生用往往造成药物难以服用或产生不适。为了便于服用,使用酒制、蜜制、水漂、炒黄等方法炮制,能够祛除具有不良气味的成分,起到矫臭矫味的效果[6] 。 2 提高有效成分效价 一些中药经炮制后有效成分的效价得到提高,可能因为以下两方面原因:药物经炮制后有效成分水溶性增加,或是细胞结构改变,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增加;药物在炮制时苷类等大分子化学键水解,形成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化合物。 酒制与切制皆是中国最为常用的炮制方法,酒制可使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提升。陈照荣等[7]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石斛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酒制法的石斛中石斛碱和石斛多糖的含量明显提高。樊冬丽等[8]通过生物碱类成分比较分析,发现酒黄连盐酸小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的溶出率均大于生黄连。 淫羊藿的主要成分为淫羊藿苷,通常的炮制方法为羊油炙。经研究证明,淫羊藿苷因所连糖基分子量较大,在肠道内渗透性差,而苷元在肠道内溶解性低,均难以被吸收[9]。陈彦、贾晓斌等[10]应用肠道吸收模型以及在体模型,并结合淫羊藿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得出淫羊藿的炮制机制,即淫羊藿在炮制时,淫羊藿苷受热脱去糖基,由多糖苷转化为次糖苷或单糖苷,既保证了有效部分的溶解性,又保证了其渗透性,从而增加了胃肠道的吸收,增强其功效。药理研究也证实,炮制后的淫羊藿比淫羊藿生药材抗缺氧能力效果更明显[11]。 3 减少、转化或消除某种成分以改变药效 一味中药往往具有多种功效,为了避免作用分散、缓和或改变药性,均需通过炮制方法“制其性”。从化学的角度解释,炮制能够减少、除去或转化药物某种成分以减弱或消除药物的某一作用,保持或增强其他活性成分的作用。 大黄主要有效成分为结合型蒽醌类衍生物及鞣质。大黄经蒸制、酒制、醋制、制炭后蒽醌苷被水解为游离型蒽醌,对肠道刺激性降低。在炮制的加热过程中,部分苷类成分中的没食子酸被释放,部分鞣质也会转化为儿茶素及没食子酸等单体鞣质,增强其抗菌与止血作用 [12]。故大黄炮制品的泻下能力得到缓和,而清热、消炎、止血作用得到增强。 生地黄主要成分为环烯醚萜类、单萜及苷类,其次为糖类、氨基酸等,如梓醇、毛蕊花糖苷、5-羟甲基糠醛、水苏糖等[13]。生地黄清蒸或酒炖后成为药材熟地黄,其药性由寒凉转为温性,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曹建军等[14]研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HPLC指纹图谱的变化,发现梓醇在炮制过程中快速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