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优化开题报告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黑皮鸡枞菌丝体液体发酵条件优化Times New Roman字体,三号,日期格式为:2013-05-12,字体Times New Roman,三号,对齐方式为横线居中。此说明仅供提示,在打印前须删除)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对鸡枞菌菌丝体的液态发酵方面的研究大都采用纯物质进行配方,配方复杂,要求高,而且各研究报道所得的培养条件差异较大,所以本实验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拟采用简单易得的原料作为培养基,对液态发酵产鸡枞菌菌丝体的条件进行优化,旨在为鸡枞菌菌丝体的大规模培养提供思路。
2.检索策略:登录→高级检索→主题:黑皮鸡枞
[1] 赵昱. 云南6种鸡枞菌子实体与菌丝体呈味物质及液体培养的研究[J].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 薛林浩,王晓东,蔡虹等. 黑皮鸡枞菌液体培养基优化[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0):24-27.
[3] 胡尚勤,刘天贵,李贤柏.鸡枞菌的培养条件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8,27(1):67—70.
[4] 罗晓妙.液态发酵产鸡枞菌菌丝体的条件优化[J].食品科技,2010,35(3):29—33.
[5] 罗晓妙,史碧波.鸡枞菌菌丝体研究概况[J].中国食物与营
养,2007,(3):17-19
[6] 姚晓红,许尧兴,许少春.鸡枞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深层发酵研究进展[J].食用菌学报,2001,8(1):59.
[7] 陈楚鋆,温志强,郑宝东,鸡纵菌的深层培养[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5,24(4):442-445.
[8] 李机,邓启华,徐效圣等.平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优化[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4):705-710.
[9] 付前发,王晓东,王菊琼等. 黑鸡枞菌的分离纯化及固液体培养特性研究 [J].生理生化,2013,4:18-19.
[10] 熊亚,李敏杰,周君.pH和温度对攀枝花野生鸡枞菌PXT-1菌株生长的影响 [J],北方园艺,2011(11):164—165.
[11] 黎勇,王小丹,付前发等.黑皮鸡枞菌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J].食用菌,2012(1):37—39.
[12] 付子艳,李荣春.鸡枞菌属关系的初步研究 [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3):271-274.
[13] 王一心,狄勇,杨桂芝.鸡枞菌在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6(1):10-12.
[14] 胡清秀.五种鸡枞菌的分离培养试验 [J].食用菌学报,2000,7(3):43.
[15] 郑林用,谭伟,彭卫红等.我国食用菌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J].山地学报,2004,22(增刊):118—123.
四、课题研究的基础、现状与趋势(基于对参考文献资料的分析、综合与归纳,不少于1000字):
鸡枞菌,又名鸡肉丝菇、鸡菌、伞把菇、三坛菌,属真菌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长柄菇属。该菌肉味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素和一些具保健功能的物质,有益味、清神、治痔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鸡枞菌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肠癌、养血、润燥、健脾胃等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虚劳怔忡、痔疮下血者等,为古今中外颇受赞美的名贵食用菌。从现有研究情况来看,鸡枞菌现在还不能人工栽培,而野生鸡枞菌在地域上有较大的分布局限,主要分布于我国福建、云南、四川等地。正因为此,鸡枞菌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所以,很多学者在其菌丝体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设想通过菌丝体的大规模培养及加工具有鸡枞菌风味和功效的食品来适应市场需求。本文主要对鸡枞菌菌丝体的培养、营养保健价值作系统阐述,然后再分析其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前景,旨在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鸡枞菌作为一种名贵野生菌,其脂肪含量较低,但多由必需脂肪酸组成,易吸收。此外,鸡枞菌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能为机体提供K、Ca、Mg、Fe、Zn、Mn、Cu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B1、B2、B3等,为机体正常功能提供保障。
现今虽有许多学者做出了许多研究,但其中的差别很大,如罗晓妙等得出在pH4.5、温度27℃,转速90 r/min的条件下可得较高的菌丝体得率。薛林浩等得出,PH、麸皮、玉米粉、大豆粉KH2PO4及MgSO4对黑皮鸡枞菌液体发酵的生物量和形态均有较大影响,在PH为6的条件下,采用麸皮14g/L、玉米粉11g/L、大豆粉 2g/L、KH2PO4 1.2g/L、MgSO4 0.9g/L的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并且菌丝生长健壮,颜色洁白,分散度好,使用效果好于优化前的培养基。
鸡枞菌菌丝体的开发利用现状:利用鸡枞菌菌丝体开发食品、药品及提取某些功能成分是众多研究者着手研究液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