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经典文献中看中西语篇结构差异
从经典文献中看中西语篇结构差异摘 要: 本文以两篇经典文献――荀子的《劝学》和培根的《论读书》为例,分析了中西论文在语篇结构上的差异,并探讨了对造成此差异的中西不同的思维模式,最后针对实际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关注语篇结构的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劝学》 《论读书》 中西语篇结构 差异
文章的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达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它并非是互不相关的句子的简单堆积,而是由意义相联系的句子为达到一定交际目的,通过各种衔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一个自然段或整篇文章都能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语篇。在考虑篇章结构时有三个问题需要回答,即如何开题、如何深入和如何结尾。
在实际写作中,我们通常对用词和语法的讨论较多,特别关注学生在这两方面由母语负迁移造成的错误。这类错误被称之为Chinglish。其实,由于中西方篇章结构差别很大,在语篇方面Chinglish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只是不像watch sister或I very like Paris那样扎眼,故不被人重视。但大家都有个印象,就是一些我们自认为写得不错的文章却被老外批为主题不清,罗里?唆。
中西方篇章差别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复杂。为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我以中西方两篇主题类似的经典文献为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探讨这个话题。荀子(公元前313―前238)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劝学》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流传千古的名篇,全文气势磅礴,勉励人们要不停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在西方文学史上同样有一篇不朽的名篇,立意类似,也是为了阐明读书学习的目的、方法和作用,这就是英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培根(1561―1626)的《论读书》,该文说理透彻,几乎句句都可以作为格言警句。两篇文章在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已经相当巨大,但仔细品味,这两篇的语篇差异也非常显著,都可以用来代表各自民族的行文特色,更能代表各自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两文的篇章结构比较中体会中西方论文语篇的差异。
我国传统诗文习惯按照“起承转合”四步走。就议论文而言,“起”是开头,申论主题,聚集焦点;“承”是中段,初提例证,回答what,why,how等问题,支持主题;“转”也是中段,转换角度再提例证,重新审视主题;“合”是结论,综合论点,结束全文。
在《劝学》中,“学不可以已”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全文按意义可分为四部分,各部分条理清晰,都围绕该部分的主题展开。第一部分(1―5段)是全文的“起”,开篇就指出“学不可以已”,五段都是为了阐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知识才干,修养品性,全身远祸。第一段证明了通过学习可以“知明而行无过”。第二段虽未挑明,其意却不言而喻,即只有通过学习方可知明行无过,进一步方可福大无祸。第三段含蓄地指出通过学习,君子才能弥补自身不足,达到完美的境界。第四和五段点出君子应“防邪辟而近中正”和”慎其所立”。言外之意就是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学习,君子方可无过远祸。
既然学习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学习呢?第二部分“承”(6、7段),接着上文进一步说明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第六段表明学习贵在积累,且积累有两个条件:一是坚持;二是专一。随后的第七段再次强调专一的重要性。第八段呼应第六段,又说明学习一定用积累,积累就会为人所传颂。全文的第一和第二部分都属于务虚的部分。
第三部分“转”(8―12段),并没有继续探讨学习的态度和重要性,而是笔锋一转,探讨起务实的问题了。第九段讨论了读何书、何时读、如何读等问题。第十和十一段指出学习的好方法莫过于亲近良师和崇尚礼仪了。第十二段进一步说明崇尚礼仪是如何具体操作的。
第四部分“合”(13、14段),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讨论,描绘出了君子通过学习和自我完善最后能到达的最完美的境界。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荀子的《劝学》是完全按照我国传统的语篇结构设计全文的。
培根的《论读书》篇幅比《劝学》短很多,共计498个英文单词,19句,可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1―7句)开篇就表明了世人读书的三种不同的目的――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随后的五句话从正反两面论证了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增加智慧和增添才干,并强调了书本知识和实践为体验的关系。第二部分(8―11句)用食物和书进行有趣的类比,说明不同性质的书应有不同的方法去读。第三部分(12―19句)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别的书对人的作用。先从正面说读书可塑造人的性格,后从反面阐明读书可以治疗人心灵上的缺陷。
比较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东方式的篇章是螺旋形结构,爱兜圈子,围绕主题旁敲侧击,先偏后正,由次到主。具体而言,写文章时,不直接表明观点,偏爱先叙述事情的背景,或罗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XX50108-2008正文精华版.doc VIP
- 颞下颌关节.ppt VIP
- 第12课《班级电子纪念册设计》课件共16页.ppt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IPC-6012F 2023 EN,刚性印制板性能要求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rinted Boards.pdf VIP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pdf
- 某企业人才盘点项目启动会.pptx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及新质课堂建设课件.pptx VIP
- 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洞察及全球趋势展望报告.pdf VIP
- 133附件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量支付管理细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