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犹太巨人反观中国儿童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犹太巨人反观中国儿童教育

以犹太巨人反观中国儿童教育摘 要:犹太民族流浪世界各地数千年,历经坎坷不但没有使他们磨灭殆尽,反而造就了众多的犹太巨人。这样的成就与他们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对早期教育、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大力投资教育和注重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也使犹太民族人才辈出。本文在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的基础上来反观中国儿童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犹太巨人;犹太教育;儿童教育 收稿日期:2007―09―28 作者简介:李晓杰(1982―),女,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河南大学教育史专业研究生,硕士,主要从事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 一、造就犹太巨人的因素分析 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 他们长期四处流浪, 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保障, 他们深感物质财富随时都可能被偷走, 但唯有知识智慧永远相伴。犹太人有一个古老的风俗:孩子刚懂事时,母亲就翻开《圣经》,在前几页每页滴上一滴蜂蜜,让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让其意识到书本是甜的,而且会越来越甜。这个风俗也许就是犹太民族多“巨人”的秘密吧!在犹太人中,思想界的“巨人”有马克思、弗洛伊德,科学界有爱因斯坦,还有诗人海涅,哲学家弗罗姆,杰出报人普利策,心理学家马斯洛,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艺术家毕加索……不胜枚举的犹太巨人在各个领域中放射着夺目的光彩。而每百万人中,获诺贝尔奖的人数,犹太人为0.64,非犹太人为0.023,相差30倍之多。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我们不妨从犹太人的教育观中来寻找答案。 (一)具有特色的宗教教育 希伯来是神道设教的国家,不仅提倡人人敬神也要求人人受教。希伯来人的信念是:“敬畏上帝是智慧之始”,“敬畏上帝是知识之始”,“敬畏上帝而服从律令,是每个人的全部职务”。从这可以看出犹太教便是犹太教育的统帅。古代有位犹太哲学家主张:“不管身体强健还是虚弱, 不论年龄大小, 每个犹太人都有义务学习犹太教经典。纵然是靠施舍生活、被迫挨家挨户乞讨的乞丐, 即使是拖儿带女、要养家糊口的人,也都必须每天挤出时间来学习。”宗教既维系了犹太民族,又滋养了犹太教育。在犹太教中,勤奋好学是敬神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一种宗教像犹太教那样对学习和研究如此强调。 (二)重视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 犹太民族重视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在传统的犹太社团里,儿童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正规教育。5 岁的犹太孩子就要开始背诵《圣经》经文和摩西律法,随后还背诵犹太教法典。犹太男孩到13 岁就要在成人仪式上自己选择《圣经》中的一节,在众人面前宣读并阐述自己对这节经文的解释,这是犹太孩子被要求正式公开发表独立见解的开始。这种启蒙教育对犹太人的早期教育尤为重要。 在犹太人家庭,学问受到高度重视。由于历史上犹太人不断遭受迫害,使追求知识增长智慧成了犹太人的一种防卫机制。犹太人一心追求知识,并以不同方式运用知识来谋生的特点代代相传。犹太人历来尊崇学者,使教师和学者得到极高的声望。在犹太人社会里,老师甚至比父亲还重要。假如父亲和老师两个人同时入狱,而且只能保释一个人的话,做孩子的应该先保释老师。正因为有这样对教育的近乎狂热的崇拜,才使犹太民族造就了这么多的巨人,从而获得了“世界第一民族”之称。 (三)对教育的大力投资 犹太民族有着尊重知识、勤于学习的悠久传统。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俄国的犹太人就办起了大量的学校,不少贫苦的犹太人为了交纳学费送孩子读书,卖掉了自己最后一个支形灯架或者仅有的枕头,从而保证了犹太人中没有文盲。到了19 世纪末,几百万东欧犹太人移居美国。这批移民刚到美国时主要从事体力劳动,那些工厂大多是工资低、条件恶劣的“血汗工厂”。但父母却坚持让自己的孩子去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因而到20世纪20年代仅纽约市就有近一半的在校大学生是犹太人。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教育传统,现在的以色列政府在教育上的经费投入是一般国家无法比拟的。当以色列第一任总统魏兹曼上任时,就将教育经费开支划为政府最大的三项开支之一, 教育部的开支仅次于国防部。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对教育的投资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8%, 这已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教育投资比例。到了90年代这一比例达到9%, 居世界第一。在以色列政治家和有识之士看来,教育投资并不是一种国家的负担,而是一种有效的国家资源。没有资源、没有金钱并不要紧,只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以色列就会拥有一切。 (四)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犹太人不仅重视知识,而且注重才能。在犹太人眼中,学习不只是模仿,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知识如果不能与实际相联系,它将是无用的。学习就应该是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思考是由怀疑和答案所组成的。知道的愈多愈就会发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