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联网系统海缆监视告警区风险预控要素研究.docVIP

海南联网系统海缆监视告警区风险预控要素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联网系统海缆监视告警区风险预控要素研究.doc

  海南联网系统海缆监视告警区风险预控要素研究 王宁高东明 (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海口分局,海南海口570100) 摘要:500kV福港线海底电缆监控系统(以下简称“海缆监控系统”)由海底电缆监视系统、海底电缆决策系统、海底电缆控制系统、海底电缆辅助系统四大系统统一构成,该系统集硬件、软件于一身,实现对500kV海底电缆的全方位监控,以保海底电缆安全。现根据海南联网西戎海底电缆监视告警区过往船只频密、抛锚规律及区域船舶作业特点,得出海缆监控系统决策子系统中需要考虑的风险预控要素。 .jyqk,共3根。另外,每相海底电缆外部并行捆绑一条海底光缆,每条光缆含12芯光纤,主要用于南方电网联网系统数据传输、泵站监控、海缆温度监测等通信。500kV海底电缆为自容式充油海缆,共由15层组成,包括铜导体、绝缘层、铅合金护套、内护层、铠装和外护层等。 2海底电缆运行风险 琼州海峡位于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为我国第三大海峡,是我国南海北部通往北部湾的必经航道,西可通向洋浦、八所、北海、钦州、防城及越南的海防、鸿基等港口,东可通往湛江、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北有雷州半岛南岸的海安等港,南有海南岛北岸的海口、马村等港,交通繁忙,海峡内过往船舶数量巨大。据海南海事局统计,2009年总吨500t以上过往船舶为131757艘,日船舶流量360余艘次。 统计资料表明,95%的海缆损坏是人类进行渔业、航运等活动期间造成的[1]。琼州海峡的船舶过往数量巨大,同时海峡内渔业活动密集,广东和海南两侧存在大量未登记的“黑船”,其守法意识差,违规作业现象较为多见。 截至2012年9月,海缆保护区附近2nmi内船舶抛锚事件已达51起,其中海缆保护区内发生8起。已确认的51起抛锚事件中,因天气原因抛锚31起(风浪28起、雾天3起),因机械故障抛锚12起,未知原因抛锚8起。从已统计数据看,天气原因占61%,船只机械故障占24%,未知原因占15%。 2.1天气 琼州海峡年平均风力6级以上的大风天数为172天,其中风力8级以上的大风天数为15.5天。每年4—9月多东南风,一般风力3~4级;10月—次年4月,伴随寒潮过境,常有5~6级强北风和东北风;8—9月经常出现8~9级以上的阵风,来势凶猛,时间短,不易预报;5—11月为台风季节,其中7—9月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影响最为严重,在这期间从正面袭击海峡及附近海域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年平均约有5~6次,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最大风速曾达58m/s。 2.2水文 受海峡西侧狭管效应作用,琼州海峡海流流速大、流向复杂。表层海水的流动主要受季风控制形成南海季风漂流,底层海流受海床地形、海岸等因素影响与表层有较大差异。海缆路由区域表层最大海流流速高达2.86m/s(5.5节),底层流速最大为1.98m/s(3.8节),为我国海流流速最大、流向复杂的海域之一。中小型船舶在大潮汛期逆行时,为避免船舶出现危险和节省燃油,多选择抛锚等待转流顺水后继续前行。 2.3琼州海峡锚害严重 根据琼州海峡海底地质调查结果,海缆路由上有各类明显的拖锚痕迹,拖锚的痕迹不仅出现在东西向的航道区域,也出现在南北向的纵向区域,并且不同水深区域均有锚痕(图1)。 海缆路由区域南岭侧的角尾湾(海缆路由KP1~KP10区段),由于其水深适中,避风性能良好,且多为泥沙底质,成为过往船舶临时抛锚和避风的天然场所。2010年5月16日“临兴269号”货船机械故障和6月26日“桂北渔33018号”渔船海流大均在角尾湾(海缆路由区域)抛锚。 琼州海峡西侧主航道位于海缆路由KP10~KP20区段,在强对流天气时,船舶为保证船舶安全会抛锚避风。2010年3月25日,巴拿马籍货船“龙洲号”(总吨4000t,锚重2.0t)在距离A相海缆西侧9m处因大风紧急抛锚避风。 船舶抛锚对海缆造成的损害,包括抛锚时锚具对海缆的破坏和拖锚时锚齿钩挂海缆后对海缆的破坏,最终导致海缆损坏。琼州海峡船舶多配备较为先进的拖曳嵌入式锚(A、B型霍尔锚),极少使用重力锚,对海缆伤害的风险也更大。 2.4抛锚规律 (1)抛锚事件主要集中于南岭侧#3~#4浮标附近。1)南岭侧水深较浅,海床地势平缓,属于天然锚地,且附近环绕诸多渔场,在没有海底电缆之前,北部海缆路由附近即为附近渔船锚泊之地,故抛锚事件多集中于此。2)南岭侧路由向西约3nmi左右,即为北部湾进入琼州海峡的航道,受“狭管效应”影响,流速较大且方向多变,如天气稍差,进入琼州海峡的小型渔船为保证安全,基本会选择抛锚避风,此处即#3~#4浮标。 (2)受天气影响,抛锚事件发生频率呈现周期性。1)一般来说,抛锚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天气原因造成的,天气恶劣时,抛锚事件会相应增多。在2012年度发生的45起疑似抛锚事件中,有32起经现场确认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