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之弃与弃逐文化的母题构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稷之弃与弃逐文化的母题构成 尚永亮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早期弃子,被命名为“弃”的后稷在弃逐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生 民》篇提供的“履帝武敏”之有感而孕、“先生如达”之初生形状等关键细节,当作后稷被弃之基本 原因。而在后稷之三弃三收故事中,则存在着一种颇有意味的规律:即抛弃与保护并行,抛弃之 地越远恶,所受保护越充分。由此呈现出两个要旨,即磨难和考验的必然性,借助磨难而显示的 生命的神异性。同时,在抛弃行为的施动者、受动者、救助者三方外,还隐藏着一个具有更大法力 的上帝的身影,后稷的被弃和获救,都与上帝有着隐然而紧密的关联,某种意义上,后稷就是上帝 的一件作品,由此见出最高权威在弃逐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进一步分析,此一充满神秘色彩 的远古传说实质上是围绕一种关系或契约的破裂和修复展开的。后稷的一弃再弃直至三弃,揭 示了一种亲子关系的破裂;后稷的最终获救并被母亲抱归,则预示了亲子关系的修复,一种正常 契约的重新达成。“抛弃——救助——回归”,作为其基本情节模式,不仅在上古乃至中古多种神 话传说中一再呈现,而且在此后的贬谪文学中也反复呈现,并由此构成中国弃逐文化的一个根本 性的母题。 后稷;弃逐文化;母题 2011-04-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古弃子逐臣与弃逐文学的文化学考察”(08BZW028) 70 71 72 73 113页。 @@13. 《诗经通论》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 280页。 @@14. 闻一多:《姜嫄履大人迹考》,见《闻一多全集》(3),武 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0页、第53页。 @@1. 陈子展:《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15.22. 《诗古微》中编之七《大雅答问》上,见《魏源全集》, 年,第919页。 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第653页,第655页。 @@2.25. 萧兵:《中国文化的精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8.23.《〈诗经〉疑难词语辨析》,武汉:崇文书局,2002 1989年,第218-247页,第253-272页。 年,第122页,第122页。 @@3.6.16.21.27.孔颖达:《毛诗正义》卷十七,见《十三经注 @@19. 杨公骥:《中国文学》(第一分册),长春:吉林人民出 疏》(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影印本,第528页,第528 版社,1980年,第76页。 页,第529页,第452页,第528页。 @@20. 如清人臧琳、庄述祖等均引古本《说文》之“羍,七月 @@4. 王先谦认为:“史迁所载皆本鲁诗,其为帝喾妃,乃 生羔”的说法,认为姜嫄怀孕七月即生子。魏源《诗古微》中 杂采它传记。齐韩盖同。”参见《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 编之七《大雅答问》更据《鲁颂·閟官》所谓“弥月不迟”与 书局,1987年,第875页。又,魏源《诗古微》引《春秋繁露》 “先生如达”相参证,认为此“尤‘诞弥厥月,先生如达’切征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