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HBV携带者血清IL-I、IL-6及CRP水平及肝组织学变化相关探究.docVIP

慢性HBV携带者血清IL-I、IL-6及CRP水平及肝组织学变化相关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HBV携带者血清IL-I、IL-6及CRP水平及肝组织学变化相关探究

慢性HBV携带者血清IL-I、IL-6及CRP水平及肝组织学变化相关探究【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HBV携带者血清IL-I、IL-6和CRP水平与肝组织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I、IL-6;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采用在B超引导下快速肝穿刺活检术,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为轻度(GI-2/S0-2),中度(G3/SI-3),重度(G4/S2-4)。结果 中、重度肝组织炎症活动者血清IL-I、IL-6和GR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或无炎症改变者(P0.05)。结论 慢性HBV携带者血清IL-I、IL-6和GRP水平可以做为反应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的指标。 【关键词】慢性HBV携带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肝组织病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无论ALT是否正常,只要肝组织有活动性炎症病变,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活跃均需要抗病毒治疗[1]。由于患者不容易普遍接受肝活检检查,严重限制了慢性HBV携带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本文对78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了血清IL-1、IL-6,C反应蛋白(CRP)检测和肝组织学检查,试图寻找反应肝组织炎症和坏死程度的非创伤性诊断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7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为本院门诊患者,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18岁~40岁,平均年龄25.4岁,全部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6个月内HBsAg)阳性,HBV-DNA≥1.0×10?4copies/ml,ALT正常或0.05,中毒炎症改变与轻度和无炎症改变、重度炎症改变与中度炎症改变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对HBV感染史认识的深化,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治疗地位已得到确立[2,3]。但对于慢性HBV携带者多数专家主张经肝组织学检查证实有活动性炎症者可给于抗病毒治疗。国内有作者对168例慢性乙型隐匿肝炎进行肝组织学检查,其中166例(98%)患者有不同程度炎症改变和纤维组织增生,G3占17.9%、G4占5.4%、S3-4占17.8%,并建议一旦发现肝组织学炎症≥G3可不失时机地进行抗病毒治疗[4]。黄增林报告141例AsC中G0-1者96例,占68.09%、G2-3、S2-3 33例,占23.4%[5]。由此可见,ALT正常的HBV携带者中约有1/3的患者有炎症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甚至已成为肝硬化,需要给于必要的抗病毒治疗,以防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但是每一个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都做有创性肝活检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发现无创性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检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外文献报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清IL1、IL6、CRP水平均极显著高于正常人,其升高水平与肝脏炎症、坏死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能反应肝细胞的损伤程度[6-8]。 HBV复制和肝组织损害均可刺激肝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血管内皮细胞不断产生IL-1、IL-6,肝细胞产生CRP增多,致使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它们是机体炎症反应和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本研究结果显示,78例慢性HBV携带者中66例(84.6%)有不同程度炎症改变,纤维组织增生和血清IL-1、IL-6、GRP水平升高,且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越重血清IL-1、IL-6、GRP水平越高,尤以中、重度肝损害升高明显,其升高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密切相关,与国内外报告的慢性乙型肝炎IL-1、IL-6、GRP变化基本一致。因此慢性HBV携带者血清IL-1、IL-6、CRP水平测定有助于作出需要抗病毒治疗的决定。 参考文献 1 顾长海.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疗法适应症选择.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2):139. 2 姚光弼,崔振宇,姚集鲁,等.国产拉米夫定治疗220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IV期临床实验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103-108. 3 LAN GKK,GARMAN WF,LOCOWNNI SA,et al.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ectionA slar-pacific Perspective.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1999,14:3-2. 4 焦栓林,申德林,王全楚.慢性乙型隐匿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初步探讨.临床肝胆病杂志,2005(2):115. 5 黄增林,张慧泉,杨柳明.ASC肝脏病理检查的临床价值.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1178-1180. 6 孙永良,张立煌,方海林等,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1,IL-6和TNFa活性的检测.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4,14(3)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