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淳松 教师资格培训《心理学》专题之二 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 (理工学院教授 心理学硕士)20100329
教师资格培训《心理学》专题之二—— 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 主讲人:刘淳松 教授 心理学硕士 2010-03 内容提要 1 教师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2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3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4 调查与研究 5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6 教师自我心理调节法 教师中因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而导致自杀、情绪失控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2005年5月,性格孤僻的甘肃某教师携枪来到他向往已久的首都完成自杀之旅,幸好刚到北京西客站就被民警发现。原来,这个有着17年教龄的教师,由于性格孤僻自觉和社会格格不入。 云南昆明寻甸县一个小学教师因受到校领导不点名批评,气愤难平,为泄私愤,竟然放火焚烧校舍,造成8名住校学生被烧死、4间教室和7间宿舍被烧毁的犯罪事实。 研究表明:教师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来自领导、家长的高期望,有的学校竟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室闭路摄像监控装备当做监控教师的工具。 有个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时漏批一道题,被领导抽查看到,后来又听到校领导在全校大会上不点名地提到此事。从此一上讲台就非常紧张,惟恐领导突然来听课;批改学生作业效率大减,惟恐再犯错误。后来,因神经太紧张,发展到影响了睡眠,不得不提出转岗请求。据了解,在教师跳槽人数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感到工作压力大,应付不了。 补充: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来源 1 经济(花销大,收入小,长期赤字) 2 成家的负担(住房、经济条件) 2 教学 3 科研 4 职称、学位 6 社会期望与社会评价 2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2.1 职业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负荷的超常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常常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这种职业的神圣感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是工作性质上的原因。 2.3 外界压力 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教师实际社会地位的失落之间产生的反差也容易让教师难以避免内心深处存在的角色冲突。 升学率、学生考分排队、实行淘汰的聘任制、教师的职称评定、对教师的奖惩条例等。 待业教师群的初步形成,职业安全感大幅下降。 3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3.1 躯体化 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3.2 抑郁 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 3.3 偏执 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 3.4 人际敏感 主要指某些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时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3.5 敌意 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 3.6 强迫症状 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3.7 焦虑 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3.8 恐怖 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3.9 精神病 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 4调查与研究 4.1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辽宁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据天津市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在其他职业人群中平均为2%。 4.2 研究结果 4.2.1 地区差异 农村及郊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市区的小学教师。4.2.2 性别差异 调查数据表明小学女教师除个别方面外,心理健康问题远比男教师严重。4.2.3 年龄差异 各年龄组的小学教师都有其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年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虑和饮食、睡眠方面比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