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生眼中的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
——对低碳的调查
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
——对低碳的调查
五(4)班:熊佳仪
指导老师:王辉明
一、 课题的产生
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二氧化碳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有报告指出,近10年是全球最热的10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的发展,将人类推进到了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折的时期,大力推动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已成为每个公民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代义不容辞的环保责任。我便对此进行了系列的调查。
二、研究目的
要知道如何才算低碳生活;低碳是什么;怎样低碳。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通过网络搜索了解有关和低碳的有关的信息,并询问一些同学的家长和大人是否了解低碳生活,低碳是什么等有关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得到以下信息:
了解并真正懂得低碳的人数
了解中国目前每年排放二氧化碳量居世界第几的人数
据调查显示, 92%的人对低碳的相关问题是一知半解,只有8%的人十分了解低碳。这就反映出人们的低碳的认识是一知半解。64%人不知道对中国当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到世界第二,18%的人猜测,却结论不正确,只有10%的人是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四、调查结果
一、调查中92%的人对低碳的相关问题是一知半解,其中就有8%的人没听说过,84%的人是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暴露出能力部门对低碳知识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影响人们参与低碳活动的程度。从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中可以看出;
1、人们虽然对低碳知识宣传力度远远不够,但绝大多数人们对了解低碳消费知识态度是积极的。有55%的人表示会主动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有36%会在方便或他人影响下去学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可以肯定绝大多数人是想了解关于低碳经济方面知识的。
2、人们对低碳经济的有关信息了解不够,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从调查中可以看到,92%的人对低碳的相关问题是一知半解。只有10%的人是正确回答了中国当前的碳排放总量排到世界第二的这个问题,这就反映出人们的低碳经济的认识是一知半解。也暴露出职能部门对低碳经济知识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影响人们参与低碳消费活动的程度。
二、在询问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人还未形成低碳意识
1、如果当你问到您遇到别人破坏环境是否会主动劝阻?调查表明,只有6%人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自觉主动劝阻,86%的人选择偶尔劝阻,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和离散性。说明大多数人尚未形成低碳意识。
2、树立低碳消费理念,倡导低碳消费行为,需要长时间引导和养成的过程。低碳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长远战略,这就需要长期培育,以形成一种习俗,一种生活方式,为此,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要立足长远、立足社会利益,坚持不懈地做好宣传与教育工作,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民众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关于低碳的相关知识,懂得发展低碳与人们生活、人类生存的关系;二是引导企业改变观念,把低碳看做企业所从事的事业。
五、总结
一、低碳和低碳生活是什么
1、低碳和低碳生活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排放的生活方式。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节约打印用纸:我们都知道,纸是由树木制造而成的,而树是一个天然的二氧化碳吸收器,同时可以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如果没有了树,地球将无法想象会是一种何等景象!我们提倡,打印文件请用双面,有一些宣传广告纸的背面是空白的,完全可以再次利用。这样一来,我们等于挽救了一半原本要被砍伐的树木!2、节约用水:生活中要用水的地方很多,如果没有节制地使用,那恐怕会像那个公益广告做的一样,“不久的将来,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要学会重复利用水,比如,洗菜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淘米水对洗去碗的油污有一定效果,洗衣服的水正好可以洗拖把……只要我们愿意多转一个弯,就能合理地利用好每一滴水。4、拒绝一次性筷子:生活中和树木有关的东西到处都是。去饭店吃饭,怕服务员没有认真清洗筷子而要求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朋友,我想应该不在少数吧。为何不自己携带呢?现在有出售可折叠的餐具,携带很方便,放在包里也不占地方。
拒绝塑料袋:曾几何时,家里堆着红蓝白绿很多塑料袋,都是上菜场、超市购物时带回来的。若是还能重复装非食物物品的倒还好说,万一破了不能用了,就扔进垃圾堆,殊不知塑料袋是难易分解的,而且还会严重污染环境。随着“限塑令”的出台,使用塑料袋的人越来越少了,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