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艺心理学课件
导论 文艺心理学是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研究形态之一。是研究文艺的创造和欣赏心理的学科。朱光潜先生在他的《文艺心理学》著述里面认为这一学科其实也可以被称作是美学。他认为文艺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观点来研究“美学”,这一观点我们认为其具有合理性。 本课程将根据文学艺术活动的过程,从作家开始对文艺心理进行系统的描述,分别从体验、创作、作品以及接受的心理来讲解。并从中西方文艺心理学思想的比较对文艺心学思想进行研究和审视。 柏拉图“迷狂说” 亚里士多德德“净化说”、 德国学者立普斯德“移情说” 瑞士心理学家布洛(Bullough)提出的“心理距离”说 意大利学美学家克罗齐(Croce)提出的“直觉说”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原型说” 英国学者冈布里奇(Ganbrich)提出的“投射说” 形成了文艺心理学的传统。 西方近代文艺心理学的发展 (德国)费希纳 ——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美学导论》体现了他对审美的实验研究的全部内容。 运用心理实验的方法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心理学研究,注重审美体验研究,用他的形象说法,这是用“自下而上”的美学代替“自上而下”的美学。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 [奥地利]弗洛伊德(Sigmund Fred, 1856-1939) 《释梦》(《梦的分析》)(1900) 《图腾与禁忌》 (Totem and Taboo) (1912) 《精神分析引论》(1922) 《弗洛伊德论美文选》 《文明及其缺憾》(1930) 《性学三论》 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 ):精神分析学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心理结构: 1、意识 2、个人无意识 3、集体无意识:由遗传保留下来的一种原始经验和普遍精神,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经验模式。 格式塔学派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原意是“形式”、“图形”、“形状”, 格式塔学派赋予它“形式在感觉中生成”、“整合使之完形”之意,可用英文“configuration”解释,因此又叫完形心理学派。代表人物考夫卡、阿恩海姆。 整体论 1、知觉的完整性(完形心理) :认为人的一个知觉视野具有组织起来的趋势,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图形。 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认为在整体上显示出的特性不存在于各部分之中。这种特性叫格式塔质。 阿恩海姆(Rudolf Amheim,1904~) 主要以视觉艺术作为分析对象,他认为视觉艺术不是诸元素的简单相加或者某种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 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 它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作物理的、化学的客体,仅用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研究人的决定论思想,也反对精神分析学只研究“病态的人”,把人看成是本能的牺牲品的理论倾向;认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的“健康的人”或“自我实现的人”,因此被人称为“第三思潮 ”。 马斯洛《人类动机论》 最早发表于1943年的《心理学评论》。他的动机理论又称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健全社会的职能在于促进普遍的自我实现。他相信,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邪恶和神经症是由于环境所造成的。越是成熟的人,越富有创作的能力。 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是指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 自我实现者是他的全部潜能都得到了充分发展的人,他的内在本能自由地表现自己而没有被歪曲、压抑或被否定的人。 高峰体验论 高峰体验是马斯洛自我实现论中的重要概念,指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状态时可能感受到的一种欢乐至极的体验。 维列鲁学派(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苏]维戈茨基(Lev Vygotsky, 1896—1934) 《艺术心理学》(1925) 《高级心理机能发展》(1931) 《思维与语言》(1934) 2、[苏]列昂节夫(1903—1979) 《心理发展的问题》(1959) 《活动意识个性》 3、[苏]鲁利亚(1902—1977) 《人的脑和心理过程》(1963) 《神经心理学基础》(1972) 在20年代,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进入自觉时期。 “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郭沫若在《论诗三札》 到了30年代,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成熟期,代表是朱光潜。 1933年以《悲剧心理学》(英文) 、《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